成语拼音:tàn běn qióng yuán
成语解释:探:求索。本:树根。穷:探寻。源:水源。寻找树根水源。比喻探求、追溯事物的根本。亦作“探本溯源”。
成语出处: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51回:“一来可以扩扩眼界,长长见识。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探本窮源
英文翻译:trace back to the sources
探:1.试图发现(隐藏的事物或情况):探矿。探路。探口气。试探。钻探。2.做侦察工作的人:密探。敌探。3.看望:探望。探亲。探病。4.向前伸出(头或上体):探头探脑。行车时不要探身窗外。5.过问:探闲事。
本:1.草木的根:本草(泛指中药)。无本之木。2.事物的根源,与“末”相对:本末(头尾;始终)。根本(根源;彻底;本质上)。3.草的茎,树的干:草本植物。4.中心的,主要的:本部。本体。5.原来:本来。本领。6.自己这方面的:本国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fèn)。
穷:1.生活贫困,缺少钱财(跟“富”相对):贫穷。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。2.穷尽:无穷无尽。理屈辞穷。日暮途穷。3.用尽;费尽:穷兵黩武。穷目远望。4.彻底(追究):穷究。穷追猛打。5.极为:穷凶极恶。穷奢极侈。6.表示在财力、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:穷讲究。穷折腾。穷开心。
源:1.水流起头的地方:河源。泉源。发源。源远流长。饮水思源。2.来源:货源。资源。病源。3.姓。
“探本穷源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说的其实就是“刨根问底”。比如有人问:“为什么手机用久了会变卡?”如果只是回答“内存不够”,可能只停留在表面;但若进一步分析硬件老化、软件冗余、系统碎片化等问题,才算得上“探本穷源”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和‘追根究底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两者都强调深入挖掘,但“探本穷源”更偏向于寻找事物最初的逻辑或规律。比如考古学家发现一件青铜器,不仅研究它的工艺,还会追溯当时的社会制度、贸易路线,甚至古人的思维方式——这种多维度的探索,正是成语的精髓。
生活中,这个成语也能派上用场。比如公司业绩下滑,如果只归咎于“市场环境差”,可能错失改进机会;但若深入分析产品迭代速度、客户需求变化、团队协作效率等底层原因,反而能找到突破点。这让我想到:很多问题的解法,往往藏在被忽略的细节里。
个人认为,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“探本穷源”反而显得更重要。社交媒体上常见断章取义的新闻,如果只看标题就下结论,很容易被带偏。比如某地发生交通事故,若仅凭视频片段指责司机,可能忽视道路设计缺陷、信号灯故障等系统性因素。这时候,保持“先问为什么,再问怎么办”的习惯,能让我们更接近真相。
试着把这个成语用在工作场景中:程序员排查系统崩溃,绝不会只重启服务器了事,而是查看日志、分析代码、复盘操作流程,就像医生问诊要验血拍片一样。这种系统化的思维方式,本质上就是在实践“探本穷源”。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,不妨多问自己三次“为什么”,答案可能就在层层追问中浮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