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í běn qióng yuán
成语解释:谓彻底地推究本源。
成语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95卷:“伊川言极本穷源之性,乃是对气质之性而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追根溯源
繁体字形:極本窮源
英文翻译:trace back to the sources
极:1.顶点;尽头:登峰造极。无所不用其极。2.地球的南北两端;磁体的两端;电源或电器上电流进入或流出的一端:南极。北极。阴极。阳极。3.尽;达到顶点:极力。极目四望。物极必反。极一时之盛。4.最终的;最高的:极度。极端。极量。5.“极”也可做补语,但前头不能用“得”,后面一般带“了”,如“忙极了”。6.姓。
本:1.草木的根:本草(泛指中药)。无本之木。2.事物的根源,与“末”相对:本末(头尾;始终)。根本(根源;彻底;本质上)。3.草的茎,树的干:草本植物。4.中心的,主要的:本部。本体。5.原来:本来。本领。6.自己这方面的:本国。本身。本位。本分(fèn)。
穷:1.生活贫困,缺少钱财(跟“富”相对):贫穷。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。2.穷尽:无穷无尽。理屈辞穷。日暮途穷。3.用尽;费尽:穷兵黩武。穷目远望。4.彻底(追究):穷究。穷追猛打。5.极为:穷凶极恶。穷奢极侈。6.表示在财力、能力方面不够条件却还勉强去做或本来不应该这样做却还要这样做:穷讲究。穷折腾。穷开心。
源:1.水流起头的地方:河源。泉源。发源。源远流长。饮水思源。2.来源:货源。资源。病源。3.姓。
“极本穷源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它其实藏着现代人特别需要的智慧。简单来说,它是指追查事情的根本原因,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往里挖。比如有人问:“为什么小王最近总是迟到?”如果只回答“他起床晚了”,可能只看到了表面;但用“极本穷源”的思维,我们会发现他最近熬夜追剧导致生物钟混乱,这才是问题的核心。
什么时候需要这种刨根问底的态度?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考试错题订正。小明数学卷子最后一道大题全错,如果只把答案改成正确答案,下次遇到同类题可能继续错;但要是他把课本例题重新推导,找出自己“公式记混”这个根源,才算真正解决问题。这个过程就是“极本穷源”的实际应用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个成语在职场中也特别实用。张经理发现团队项目进度慢,普通做法可能是增加加班时长,但深究后发现是沟通流程存在重复审批。通过重新设计工作流,团队效率提升了30%。这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,往往能带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凡事都要追根溯源会不会太费时间?”我的个人体会是:关键节点上的深度思考,远比盲目行动更高效。就像修漏水的水管,临时用胶带缠住确实省事,但找到漏水点彻底修补,才能避免反复折腾。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培养这种思维习惯能帮我们过滤掉大量干扰信息。
观察身边那些解决问题的高手,他们都有个共同特点:遇到复杂情况时,会先在纸上画出“问题树”,把表面现象当作枝叶,顺着枝干找到真正的“树根”。这种思维模式,本质上就是“极本穷源”的现代演绎。当我们在生活中养成这种思考惯性,很多看似棘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。
最后留个思考题:当你发现手机电池越来越不耐用时,除了抱怨续航差,还能从哪些根源角度寻找解决方案?或许从充电习惯、后台程序管理到电池健康度检测,每个层面都藏着改善的可能。这种多维度的探索过程,正是“极本穷源”思维最具魅力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