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tuī chén chū xīn
成语解释:推出粮仓里的旧粮;更换新粮。引申为剔除旧事物中的糟粕;吸取精华;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。陈:仓储存的旧粮。
成语出处:《明史 范济传》:“严伪造之条,开倒换之法,推陈出新,无耗无阻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
繁体字形:推陳出新
英文翻译:bring forth the new through the old
推:1.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:推车。推磨。推倒。我推了他一把。门没有闩上,一推就开了。2.(推磨)磨或(推碾子)碾(粮食):推了两斗荞麦。3.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:推草机。推头。用刨子推光。4.使事情开展:推广。推销。推行。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。5.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;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:类推。推算。推己及人。6.让给别人;辞让:推辞。推让。解衣推食。既然大家都选你,你就别推了。7.推诿;推托:推三阻四。8.推迟: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。9.推崇:推许。推重。10.推选;推举: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。
陈:1.安放;摆设;排列:陈设。2.叙述;说明:条陈。详陈。3.时间久的;旧的:推陈出新。4.周朝国名(?—前478)。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亳州一带。为楚所灭。5.朝代名。南朝之一(557—589)。陈霸先灭萧梁后建立。建都建康(今南京)。为隋所灭。6.古又同“阵(zhèn)”。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新:1.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(跟“旧、老”相对):新风气。新品种。新的工作岗位。2.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(跟“旧”相对):新社会。新文艺。粉刷一新。3.使变成新的:改过自新。一新耳目。4.没有用过的(跟“旧”相对):新笔。新锄头。这套衣服是全新的。5.指新的人或事物:尝新。以老带新。花样翻新。推陈出新。6.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:新女婿。新媳妇。7.新近;刚:我是新来的。这几本书是新买的。8.姓。
“推陈出新”这个词儿,听起来像是把旧柜子里的衣服翻出来重新搭配,但它的实际含义可比这深刻得多。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非要“推陈”?直接创造全新的东西不行吗?举个例子,某老字号糕点铺子原本只卖传统桃酥,后来发现年轻人喜欢低糖口味,于是保留祖传工艺的同时研发了无糖版本——既没丢掉老顾客,又吸引了新人群。你看,这就是“推陈出新”的精髓:不是全盘否定过去,而是在旧土壤里种出新芽。
科技领域更是个活生生的试验场。十年前我们用按键手机发短信,现在触屏手机不仅能视频通话,还能远程控制家电。有人疑惑:这种变化算不算彻底抛弃传统?其实不然,电话的基本通讯功能始终没变,变的只是实现方式。就像毛笔字演变成电子字体库,载体在更新,文化基因却一脉相承。
再往小了说,普通人家里也有推陈出新的智慧。奶奶那代人的腌菜坛子,到妈妈辈换成玻璃密封罐,现在年轻人直接用智能发酵箱。每次改进都解决着具体问题:防止霉变、控制酸度、节省时间。这背后藏着个关键逻辑:创新不是空中楼阁,它必须扎根于真实需求。
我常觉得,推陈出新就像树木的年轮。老裁缝把旗袍改良成日常连衣裙,戏曲演员用流行音乐重新编曲,这些尝试可能会被质疑“不伦不类”,但正是这些渐变式的改变,让传统文化不至于成为博物馆里的标本。毕竟,真正的好东西不应该只活在记忆里,而应该活在当下人的生活中。
下次看见街角咖啡馆把青花瓷纹样印在咖啡杯上,别急着说这是“瞎折腾”。或许二十年后的年轻人,正是通过这些新载体,才理解了什么叫“雨过天青云破处”的中国美学。推陈出新的魅力,就在于它让过去与未来握手言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