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bié chū xīn cái
成语解释:指独创一格,与众不同。
成语出处:清 顾观光《武陵山人杂着 杂说》:“敖继公释《仪礼》,屏弃古注,别出新裁,于经文有难通处,不以为衍文,即以为脱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表示与众不同
繁体字形:别出新裁
英文翻译:Don't make a new cut
别:[bié]1.分离:告别。临别纪念。久别重逢。别了,我的母校。2.另外:别人。别称。别有用心。3.转动;转变:她把头别了过去。这个人的脾气一时别不过来。4.姓。5.区分;区别:辨别。鉴别。分门别类。6.差别:天渊之别。7.类别:性别。职别。派别。级别。8.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、布等物体上:把两张发票别在一起。胸前别着一朵红花。9.插住;用东西卡住:皮带上别着一支枪。把门别上。10.用腿使绊把对方摔倒。11.两辆车朝同一方向行驶时,一辆车强行驶入另一辆车的车道,使不能正常行进:别车。12.表示禁止或劝阻,跟“不要”的意思相同:别冒冒失失的。你别走了,在这儿住两天吧。别一个人说了算。13.表示揣测,通常跟“是”字合用(所揣测的事情,往往是自己所不愿意的):约定的时间都过了,别是他不来了吧?[biè]改变别人坚持的意见或习性(多用于“别不过”):我想不依他,可是又别不过他。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新:1.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(跟“旧、老”相对):新风气。新品种。新的工作岗位。2.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(跟“旧”相对):新社会。新文艺。粉刷一新。3.使变成新的:改过自新。一新耳目。4.没有用过的(跟“旧”相对):新笔。新锄头。这套衣服是全新的。5.指新的人或事物:尝新。以老带新。花样翻新。推陈出新。6.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:新女婿。新媳妇。7.新近;刚:我是新来的。这几本书是新买的。8.姓。
裁:1.安排取舍(多用于文学艺术):别出心裁。《唐诗别裁》。2.文章的体制、格式:体裁。3.衡量;判断:裁判。裁决。4.控制;抑止:裁制。制裁。独裁。
哎,你听说过“别出新裁”这个成语吗?说白了就是不走寻常路,搞点别人没想到的骚操作。比如前两天我朋友开奶茶店,别人都在卷“第二杯半价”,他直接搞了个“情绪特调”——顾客选心情,店员随机调口味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排队的人比隔壁网红店还多!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:“这招真能长久吗?”其实啊,新鲜感本身就是流量密码,先抓住眼球再说嘛。
说到这儿,我突然想到个问题:为啥大家总爱跟风呢?说白了就是怕试错成本高呗。不过你看老张他们家幼儿园的秋季运动会,别的园还在搞拔河跳远,他们整了个“蔬菜奥运会”——小朋友cos成茄子黄瓜赛跑,家长笑得手机都拿不稳。这种操作你说费钱吗?还真不见得,关键得敢把脑洞落地。就像我表妹说的:“创意这玩意儿,有时候就是缺个敢吃螃蟹的人。”
话说回来,现在信息爆炸的时代,想“别出新裁”确实不容易。不过你发现没?那些让人拍大腿的好点子,往往来自生活细节。比如我邻居王姐,疫情期间愣是把阳台种菜玩出花——用奶茶杯种微型景观菜园,还开直播教人怎么在家搞“一米菜园”。有人可能要杠:“种菜有啥新鲜的?”但人家把种菜和减压疗愈结合起来,这就戳中都市人的痛点了不是?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创新这事儿吧,就像炒回锅肉,关键看你怎么搭配调料。现代社会最不缺的就是模板化操作,敢打破常规的人反而容易突围。下次遇到难题时,不妨先问自己:“还有没有更带劲的解法?”记住啊,脑洞开得够大,世界就是你的游乐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