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āo
  • shèng
  • zhī
  • qu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āo bì shèng zhī quàn

成语解释:操:掌握;券:凭证。手里掌握必胜的凭证。指十分有把握

成语出处:春秋·齐·管仲《管子·明法解》:“故明主操必胜之数,以治必用之民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撡必勝之券

英文翻译:be certain of success

操必胜之券的意思

操:1.抓在手里;拿:操刀。2.掌握;控制:操纵。稳操胜券。操生杀大权。3.做(事);从事:操作。操劳。重操旧业。4.用某种语言、方言说话:操英语。操吴语。5.操练:操演。出操。6.由一系列动作编排起来的体育活动:体操。早操。工间操。健美操。做几节操。7.品行;行为:操守。操行。8.姓。

必:1.必定;必然:我明天三点钟必到。不战则已,战则必胜。2.必须;一定要:事必躬亲。事物的存在和发展,必有一定的条件。3.姓。

胜:[shèng]1.胜利(跟“负、败”相对):打胜仗。取胜。2.打败(别人):以少胜多。战胜敌人。3.比另一个优越(后面常带“于、过”等):事实胜于雄辩。实际行动胜过空洞的言辞。4.优美的(景物、境界等):胜景。胜境。引人入胜。5.姓。6.(旧读shēng)能够承担或承受:胜任。不胜。7.古代戴在头上的一种首饰:方胜。[shēng]肽的旧称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券:[quàn]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:入场券。债券。注:《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》将“劵”作为“券”的异体字。其实“劵”本为“倦”的异体字,“券”和“劵”在意义上并无关联,故不将“劵”作为“券”的异体字。[xuàn]拱券,门、窗、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构件:发券。打券。

成语评论

操必胜之券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简单来说,就是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有十足的把握,就像手里已经攥着一张必定能兑现的支票。比如你看到同学考前刷了三遍真题、整理了错题本,还模拟考试次次满分,这时候就可以说:“他这次考试简直是操必胜之券啊!”

有人可能会问:这种绝对的自信真的靠谱吗?其实成语背后有个隐藏前提——充分的准备。比如老张开餐馆前尝遍周边所有菜品、调研了三个月客流量,开业当天虽然紧张,但依然能笑着说:“我这是操必胜之券。”这里的“券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而是用脚踏实地的行动换来的。
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小区里的广场舞比赛,王阿姨带领的团队每天雷打不动练习两小时,连下雨天都在车库对着手机视频抠动作。邻居们都说:“看她们这整齐度,冠军早就是囊中之物了。”这种集体性的“操必胜之券”,反而比单打独斗更有说服力。

不过我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用起来要带点谦虚。就像打游戏时你装备齐全、等级碾压,可以说“这把稳了”,但真要站在对手面前,还是得保持警惕。毕竟生活不是程序代码,再高的胜率也可能遇到“系统更新”。所以下次用这个成语时,不妨在后面加句:“当然,结果出来前咱们还是得做好两手准备。”

最后分享个冷知识:这个成语最早出自《史记》,原本形容军事谋略,现在用在职场竞聘、项目投标这些现代场景也毫无违和感。下次汇报方案时,如果PPT数据详实、案例丰富,不妨挺直腰板说:“这次比稿,我们可是操必胜之券。”但记得说完要眨眨眼——毕竟真正的底气,永远藏在扎实的准备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