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ān téng lǎn gě
成语解释:手拉葛藤向上。形容在险峻的山路上攀登。亦作“攀藤附葛”。
成语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暗度陈仓》第三折:“峨嵋岭下,攀藤揽葛采樵人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旅行等
繁体字形:攀鰧攬葛
英文翻译:take hold of bushes and trees to pull oneself up
攀:1.抓住东西向上爬:攀登。攀树。攀着绳子往上爬。2.用手拉;抓住:攀折。攀缘。3.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:高攀。攀龙附凤。攀上了一门好亲戚。4.设法接触;牵扯:攀谈。攀扯。攀供。你自己的事儿,别总攀着别人。5.姓。
藤:1.蔓生植物名。如白藤、紫藤等。有的茎细长,柔软而坚韧,可编织。2.泛指匍匐茎或攀缘茎。如瓜藤、葡萄藤。
揽:1.用胳膊围住别人,使靠近自己:母亲把孩子揽在怀里。2.用绳子等把松散的东西聚拢到一起,使不散开:把车上的柴火揽上点。3.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:包揽。揽买卖。他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了。4.把持:独揽大权。
葛:[gě]姓。[gé]1.多年生藤本植物,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,小叶菱形或盾形,花紫红色,荚果上有黄色细毛。根肥大,叫葛根,可制淀粉,也可入药。茎皮可制葛布。通称葛麻。2.用丝做经,棉线或麻线等做纬织成的纺织品,表面有明显的横向条纹。
“攀藤揽葛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?别急,咱们先看个例子。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张主动接下没人愿意做的市场调研,连续两周翻遍行业报告、走访二十多家门店,这不就是典型的攀藤揽葛吗?
为什么用藤和葛作比喻?藤蔓植物生长时总要绕过障碍物,就像我们做事需要不断调整策略。去年我策划社区活动时,场地审批受阻、赞助商临时变卦,最后硬是靠反复沟通和备选方案把事情办成了,这种过程用“攀藤揽葛”形容再合适不过。
菜场王阿姨的故事更有意思。她为了找到最新鲜的货源,凌晨三点跟着货车去郊区农场,还自己设计了比价表格。当别人问她干嘛这么折腾,她笑说:“做买卖就跟爬山似的,总得抓着藤蔓找好路。”你看,老百姓的生活智慧里藏着成语的精髓。
和“披荆斩棘”有啥区别?前者像在密林里找路,需要观察和巧劲;后者更像拿着刀开路,强调直接突破。就像写代码时,有人选择重构底层架构(披荆斩棘),有人则通过调试逐步优化(攀藤揽葛),两种方式各有适用场景。
最近发现这个成语在年轻人里有了新玩法。健身博主@阿力在视频里说:“增肌就像攀藤揽葛,要不断尝试不同的训练组合。”这种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解读,让老词焕发了新生命。下次遇到需要耐心突破的难题时,不妨想想那些柔韧却顽强的藤蔓——它们教会我们,解决问题的路径往往藏在看似曲折的尝试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