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ān téng fù gě
成语解释:攀附着藤葛前进。极言道路艰难。
成语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08回:“解宝领一支军,攀藤附葛,爬山越岭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旅行等
繁体字形:攀鰧坿葛
英文翻译:take hold of bushes and trees to pull oneself up
攀:1.抓住东西向上爬:攀登。攀树。攀着绳子往上爬。2.用手拉;抓住:攀折。攀缘。3.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:高攀。攀龙附凤。攀上了一门好亲戚。4.设法接触;牵扯:攀谈。攀扯。攀供。你自己的事儿,别总攀着别人。5.姓。
藤:1.蔓生植物名。如白藤、紫藤等。有的茎细长,柔软而坚韧,可编织。2.泛指匍匐茎或攀缘茎。如瓜藤、葡萄藤。
附:1.外加的;附带的:附录。附设。2.依靠:依附。附随。3.靠近;贴近:附近。附耳交谈。
葛:[gě]姓。[gé]1.多年生藤本植物,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,小叶菱形或盾形,花紫红色,荚果上有黄色细毛。根肥大,叫葛根,可制淀粉,也可入药。茎皮可制葛布。通称葛麻。2.用丝做经,棉线或麻线等做纬织成的纺织品,表面有明显的横向条纹。
“攀藤附葛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,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其实它比喻借助他人力量向上爬,就像爬山时抓着藤蔓和葛条借力一样。比如在职场中,有些新人会主动请教前辈:“我跟着王经理做了三个项目,算是攀藤附葛学到了真本事”。这里既体现了虚心学习的态度,也暗示了借助他人经验成长的过程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是褒义还是贬义?关键在于“攀附”的动机。若像小张帮导师整理文献时提出自己的见解,这种“攀藤附葛”就属于良性互动;但若是像电视剧里阿强只会拍马屁却不出力,那就是典型的投机取巧了。其实就像爬山时抓藤蔓,抓得太紧会扯断植物,抓得适度才能安全登顶。
我观察到现代年轻人更擅长“反向攀附”。比如自媒体创作者老吴,他专门采访行业大佬却不卑不亢,既借势传播知识,又保持内容原创性。这种新型合作关系就像藤蔓与树木共生——藤蔓获得支撑,树木获得防虫保护,反而形成了生态共赢。
值得注意的是,数字时代给“攀附”赋予了新形态。直播带货主播常说的“家人们支持个关注”,本质也是通过观众互动实现成长。但真正可持续的发展模式,应该像网红设计师小林那样:先借势知名品牌联名,等积累够经验就创立独立工作室,完成从“攀附”到“自立”的蜕变。
生活中处处存在“藤蔓系统”。大学生参加学术论坛结识教授,创业者加入商会接触投资人,甚至读书会书友互相启发思维,都是健康有益的连接方式。关键在于保持自身核心价值,就像葡萄藤虽然依附支架生长,但结出果实的永远是藤蔓本身。
当我们在人际网络中选择“藤蔓”时,不妨参考登山者的智慧:既要借力前行,也要随时准备独立行走。毕竟最终能让双脚站稳山巅的,终究是自己一步步踩实的脚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