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pān gāo zhī ér
成语解释:指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成亲戚。比喻人想往高处攀
成语出处:刘心武《钟鼓楼》第二章:“拉二胡的那位便在濮阳荪身后说:‘老赵、老佟另攀高枝啦!’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往高处攀
繁体字形:攀高枝兒
英文翻译:Climbing branches
攀:1.抓住东西向上爬:攀登。攀树。攀着绳子往上爬。2.用手拉;抓住:攀折。攀缘。3.指跟地位高的人结亲戚或拉关系:高攀。攀龙附凤。攀上了一门好亲戚。4.设法接触;牵扯:攀谈。攀扯。攀供。你自己的事儿,别总攀着别人。5.姓。
高:1.从下向上距离大;离地面远(跟“低”相对,2.同):高楼大厦。这里地势很高。3.高度:那棵树有五米高。书桌高八十厘米。4.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(顶点或平行线)的垂直距离。5.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:高速度。体温高。见解比别人高。6.等级在上的:高等。高年级。哥哥比我高一班。7.敬辞,称别人的事物:高见。高论。8.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:高锰酸钾。9.姓。
枝:[zhī]1.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:树枝。枝干(gàn)。竹枝。节外生枝。枝柯。枝节(a.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;b.细碎的,不重要的)。2.量词,指杆形的:一枝铅笔。3.古同“支”,支持,分支。[qí]古同“歧”,岔。
儿:1.雄性的:儿马。儿狗。2.后缀(注音作r)。3.名词后缀,主要有下面几种作用。a)表示小:盆儿、棍儿、窟窿儿、小车儿。b)表示词性变化:吃儿、盖儿、卷(juǎn)儿(动词名词化);亮儿、尖儿、零碎儿(形容词名词化)。c)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:门儿、根儿、油水儿。d)区别不同事物:白面—白面儿(海洛因),老家—老家儿(父母和家中其他长辈)。4.少数动词的后缀:玩儿。火儿。参看〖儿化〗。“兒”
“攀高枝儿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抓住高处的树枝往上爬,实际用来形容人依附更有权势或地位的人来提升自己。比如有人会说:“他最近总往领导办公室跑,明显是想攀高枝儿。”这种行为的背后,往往藏着对资源、机会的渴望。
为什么人们会“攀高枝儿”?说白了,谁不想过得更轻松?如果认识一个能提供帮助的人,可能少奋斗好几年。比如刚毕业的小王主动接近行业前辈,希望得到推荐机会。这本身无可厚非,但问题在于:如果只靠关系,自己的本事跟得上吗?
举个例子:电视剧里常有角色靠巴结老板升职,结果遇到危机时,因为能力不足反而丢了饭碗。就像老话说的,“靠山山会倒,靠人人会跑”。攀高枝儿能带来一时的便利,但长远来看,打铁还需自身硬。
“攀高枝儿”一定是坏事吗?我倒觉得不能一概而论。比如有人通过结识优秀圈子激发上进心,反而加速成长。但关键在心态:是借力成长,还是只想占便宜?前者像搭顺风车看风景,后者像绑在风筝上飘——风停了就会摔下来。
生活中,与其费尽心思找高枝儿,不如先把自己变成值得被看见的人。就像种树,与其羡慕别人的大树,不如认真浇灌自己的幼苗。时间久了,你的枝干自然会吸引鸟儿停留——这才是更踏实的“攀高枝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