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ù
  • shā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ù jí fú shāng

成语解释:救济危急,扶助伤病

成语出处:鲁迅《南腔北调集 经验》:“救急扶伤,一不小心,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救济危急,扶助伤病

繁体字形:捄急扶傷

英文翻译:Help the wounded

救急扶伤的意思

救:1.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:救命。挽救。营救。搭救。抢救。一定要把他救出来。2.援助人、物使免于(灾难、危险):救亡。救荒。救灾。救急。

急:1.急躁;着急:急性子。急着赶路。2.使着急:眼看要开演了,小王还不来,真急人。3.匆促;迅速。与“缓”相对:急促。水流很急。4.迫切;情况严重:急事。情况紧急。5.紧急严重的事情:救急。当务之急。6.热心做;热心帮助:急公好义。急人之难。

扶:1.用手支持使人、物或自己不倒:扶犁。扶老携幼。扶着栏杆。2.用手帮助躺着或倒下的人坐或立;用手使倒下的东西竖直:扶苗。护士扶起伤员,给他换药。3.扶助:扶贫。扶危济困。救死扶伤。4.姓。

伤:1.人体或其他物体受到的损坏:作战负伤。探伤仪。2.损害:伤筋动骨。伤感情。3.因故得病:伤风。伤寒。伤食。4.悲哀:伤心。悲伤。5.妨碍:无伤大体。

成语评论

什么是"救急扶伤"?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给予及时帮助的行为。比如暴雨天外卖小哥摔伤时,路过的医生立即上前包扎止血,这就是典型的救急扶伤。这种行动的关键在于既要有专业能力,更要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气。

为什么现代社会更需要救急扶伤精神?去年郑州暴雨时,市民们自发组成"人链"救援被困车辆的画面就是最好答案。当突发状况发生时,系统的救援力量需要响应时间,而现场群众的及时援助往往能创造黄金救援窗口。这种互助行为不仅能拯救生命,更能传递温暖的社会正能量。

救急扶伤仅限于医疗场景吗?完全不是。去年我在高铁站亲眼见到:有位老人突然晕倒,三个不同职业的陌生人分工合作——程序员拨打120,健身教练实施心肺复苏,教师维持现场秩序。这种跨界的协作证明,只要心存善意,人人都能成为救急扶伤的行动者。

有人担心"好心办坏事"怎么办?这需要基础急救知识的普及。就像小区里新装的AED除颤器,配上墙上的操作指南,让普通人在关键时刻既敢出手,又会出手。个人认为,与其纠结是否完美救援,不如先建立"该出手时就出手"的社会共识,毕竟在生死时刻,行动比犹豫更有价值。

如何培养救急扶伤的意识?不妨从日常小事做起。帮邻居收快递是扶伤,给迷路游客指路是救急。这些微小的善意就像种子,会在关键时刻发芽。当整个社会形成互助惯性,那些感人的救援故事就不再是偶然事件,而会成为自然而然的生活常态。

救急扶伤的造句

  1. 造句 政府将优先使用停机坪作飞行服务队救急扶伤和警方紧急用途,但会开放给商用直升机使用。
  2. 造句 本身他这种行为就是一种拿人,按他说的他救急扶伤拿人做实验,那也就是一个违法行为。
  3. 造句 器官移植本是救急扶伤的工作,但要这么做很容易涉及到一些利润的问题、商业的问题,所以我并不赞同。
  4. 造句 阿弥陀佛!上天有好生之德,出家人应以慈悲为怀,佛祖普渡众生,救急扶伤乃是佛门分内之事,我是尽力而为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