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iù
  • fén
  • tóu
  • xī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iù fén tóu xīn

成语解释:焚:火灾;薪:柴草。投进木柴去救火。比喻采取错误的方法使问题更加严重

成语出处:《邓析子 无厚》:“不治其本而务其末,譬如拯溺锤之以石,救火投之以薪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

繁体字形:捄焚投薪

英文翻译:Help burn and pay

救焚投薪的意思

救:1.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:救命。挽救。营救。搭救。抢救。一定要把他救出来。2.援助人、物使免于(灾难、危险):救亡。救荒。救灾。救急。

焚:烧:焚香。玩火自焚。忧心如焚。

投:1.抛,掷,扔(多指有目标的):投篮。投弹(dàn)。2.跳进去:投河。自投罗网。3.放进去,送进去:投入。投资。投标。4.走向,进入:投宿(找地方住宿)。投奔。投靠。投降。投师(从师学习)。投诉。5.发向:投射。投影。6.寄,递送:投递。投稿。7.合:投合。意气相投。8.临,在…以前:投明。投暮(天黑以前)。

薪:1.柴火:釜底抽薪。米珠薪桂。2.薪水:加薪。发薪。月薪。年薪。3.姓。

成语评论
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?明明想解决问题,结果却让事情变得更糟?比如家里水管漏水,着急忙慌拿毛巾去堵,结果水流反而冲得到处都是——这时候你可能就“救焚投薪”了。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救火时反而往火里添柴,现在常用来形容用错误方法处理危机,导致问题恶化。

那为什么人们会做出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呢?举个真实的职场案例:某公司发现员工效率下降,管理层决定通过裁员缩减开支。结果剩下的人工作量翻倍,错误率飙升,客户投诉量反而比裁员前增加了30%。这种"砍成本保利润"的操作,本质上就是救焚投薪式的决策——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复杂问题,反而引发更大危机。

其实这种现象背后藏着认知陷阱。当人们处在压力状态下,大脑会本能选择最"省力"的解决方案。就像森林着火时,慌乱中把身边能找到的东西都扔向火场,却没意识到有些材料反而助长火势。这种应激反应在企业管理、家庭教育中尤为常见,比如家长看到孩子成绩下滑就疯狂报补习班,结果孩子产生厌学情绪。

要避免陷入救焚投薪的困境,有个简单有效的方法:按下暂停键。去年我帮朋友处理过商铺租赁纠纷,对方业主强硬要求涨租,朋友第一反应是打官司。我建议他先花三天时间做市场调研,结果发现周边商铺空置率高达40%,最终通过谈判反而争取到租金优惠。有时候,解决问题的关键不是更快行动,而是更准判断。

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远比想象中深刻。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,即时反应能力常被过度推崇,但真正重要的可能是保持清醒的判断力。就像医生治病讲究对症下药,处理任何危机都需要先准确诊断,再谨慎施治。那些看似"见效快"的猛药,往往埋着更难解决的隐患。

下次遇到棘手问题时,不妨先问问自己:这个决定是真正在灭火,还是在变相添柴?给自己泡杯茶的时间冷静思考,可能会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就在不远处。毕竟,解决问题就像拆线团,找到正确的线头比使蛮力拉扯更重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