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ǎn xiǎng gǎn gàn
成语解释: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
成语出处:康濯《太阳初升的时候》:“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,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
繁体字形:敢想敢干
英文翻译:Dare to think and do
敢:1.有勇气;有胆量。例:勇敢。2.表示有勇气、有胆量做某事:敢想敢干。3.表示有根据地推断:我敢说,他这件事准办不成。不敢说有十成把握,八九成是肯定有的。4.副词。莫非;怕是。表示揣测又略带惊讶的语气:敢是他来了。5.谦辞。表示冒昧地请求:敢问。敢请。
想:1.思考;动脑筋:敢想敢做。2.回忆:放在什么地方,我一时想不起来啦。3.怀念;惦记:母亲想着远行的孩子。4.希望;打算:他想上北京。5.预料;推测:没想到情况这么复杂。
敢:1.有勇气;有胆量。例:勇敢。2.表示有勇气、有胆量做某事:敢想敢干。3.表示有根据地推断:我敢说,他这件事准办不成。不敢说有十成把握,八九成是肯定有的。4.副词。莫非;怕是。表示揣测又略带惊讶的语气:敢是他来了。5.谦辞。表示冒昧地请求:敢问。敢请。
干:[gàn]1.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:树干。骨干。2.指干部:调干。干群关系。3.做(事):实干。干活儿。埋头苦干。4.能干;有能力的:干练。干才。5.担任;从事:他干过厂长。6.事情变坏;糟:要干。干了,钥匙忘在屋里了。[gān]1.古代指盾牌:干戈。2.姓。3.冒犯:干犯。4.牵连;涉及:干连。干涉。相干。5.追求(职位、俸禄等):干禄。6.水边:江干。河干。7.天干:干支。8.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(跟“湿”相对):干燥。干柴。油漆未干。衣服晾干了。9.不用水的:干洗。干馏法。10.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:饼干。葡萄干儿。豆腐干儿。把萝卜晒成干儿。11.空虚;空无所有:外强中干。钱都花干了。12.只具形式的:干笑。干号(háo)。13.属性词。指拜认的(亲属关系):干妈。干儿子。14.徒然;白:干着急。干瞪眼。干打雷,不下雨。15.形容说话太直太粗(不委婉):你说话别那么干。16.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人难堪:我又干了他一顿。17.慢待;置之不理:主人走了,把咱们干起来了。
“敢想敢干”这个词听起来像口号,但现实中真有对应的成语吗?比如“破釜沉舟”算不算?楚汉相争时,项羽带兵渡河后砸锅沉船,告诉士兵“要么赢要么死”,这种孤注一掷的魄力,不就是敢想敢干的典型吗?今天的创业者抵押房产投入新项目,本质上和“破釜沉舟”是同类行为。
有人问:“敢想容易,敢干难,有没有成语能描述这种矛盾?”试试“纸上谈兵”的反例——“知行合一”。明代王阳明提出这个理念,强调想法要落地。比如某程序员业余开发的小工具突然爆红,他立刻辞职成立公司,这就是“知行合一”的现代版——先有想法,再用行动验证。
为什么说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特别适合形容敢想敢干?东汉班超出使西域时,带着36人夜袭匈奴营地,他说:“现在的危险就像老虎洞,但不去就完不成任务。”这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:真正重要的机会往往藏在风险背后。就像现在有人放弃稳定工作去做自媒体,看似冒险,实则是看准了趋势后的果断行动。
有人质疑:“敢想敢干会不会变成鲁莽?”这时候需要“胆大心细”来平衡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,他不仅提出改革方案(敢想),还通过“徙木立信”的小测试验证民众信任度(敢干但谨慎)。现代产品经理推出新功能前做A/B测试,本质上也是同样的逻辑——既要创新,又要控制风险。
我个人觉得,“摸着石头过河”最能体现当代的敢想敢干精神。这个原本描述改革开放的短语,如今用在科技领域特别贴切。就像SpaceX最初试验可回收火箭时,没人相信能成功,但他们通过快速迭代,把看似不可能的想法变成了现实。这种在行动中调整策略的智慧,或许比孤勇更重要。
最后思考:为什么古人创造的成语至今仍能诠释敢想敢干?因为这些词汇凝结着跨越时空的行动智慧。当00后大学生用直播电商振兴家乡特产时,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“筚路蓝缕”的新篇章——用最简陋的条件开创事业,这种精神内核从未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