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jìng
  • shì
  • hòu
  • shí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jìng shì hòu shí

成语解释:语本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事君敬其事,而后其食”。邢昺疏:“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,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”。谓凡事应当先尽力去做,待有功绩后才能享受俸禄。

成语出处:语出《论语·卫灵公》:“事君敬其事,而后其食”。邢昺疏:“言当先尽力敬其职事,必有勋绩而后食禄也”。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敬事后食

英文翻译:Be respectful

敬事后食的意思

敬:1.尊敬:敬重。敬爱。敬仰。致敬。肃然起敬。2.恭敬:敬请指教。敬谢不敏。3.有礼貌地送上(饮食或物品):敬烟。敬酒。敬茶。敬你一杯。4.姓。
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
后: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后门。村前村后。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天。日后。后辈。先来后到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排。后十五名。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后。5.君主的妻子:皇后。后妃。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后。7.姓。

食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
成语评论

敬事后食”这个词,乍一听有点陌生,其实它讲的是个朴素的道理:先把该做的事认真做完,再去安心享受成果。就像小时候妈妈常说“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”——这或许是最接地气的解释。

举个现实例子: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小王,每天到岗先花半小时刷短视频,等到主管催报表时才手忙脚乱。相反,隔壁工位的老张习惯早晨提前到岗,先把当天的任务清单理清楚,午休时反而能悠闲地哼着小调喝咖啡。这两种工作状态,恰好对应了“先食后事”和“敬事后食”的差别。

为什么现代人更需要这种态度?

在这个即时满足的时代,外卖30分钟不到就催单,短视频15秒没爆点就划走,我们似乎越来越难忍受“延迟满足”。但观察那些真正把事情做成的人,往往都像农民播种——春天踏实除草施肥,秋天自然粮满仓廪。就像程序员敲代码,没经历过调试报错的煎熬,哪来功能实现时的畅快?

有个有意思的现象:健身房里急着拍照发朋友圈的新手,常比不过那些默默举铁的学员。前者追求立竿见影的炫耀资本,后者享受的是力量逐步提升的过程。这让我想到书法家的创作状态——铺开宣纸的前两小时可能都在调墨试笔,真正的落笔时刻反而水到渠成。

不过也要警惕走向极端。曾见过创业者为了“先把事做完美”而无限期推迟产品上线,这就像厨师永远觉得火候不够,结果菜肴凉在锅里。个人认为,“敬事”的“敬”字重在态度而非苛求,就像登山,既要认真系好鞋带,也要懂得在合适的高度欣赏云海。

最后分享个生活观察:小区门口卖煎饼的大婶,每天收摊前总会把灶台擦得锃亮。她说“收拾干净了,明天开工才舒坦”。这种把结尾当开始的智慧,或许正是“敬事后食”在现代市井中的生动注解。

"敬事后食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