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huì shì hòu sù
成语解释:绘:描摹,形容。指先有白色底子才可彩绘。比喻行事开始简单,然后逐步深入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绘事后素。’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繪事后素
英文翻译:Post picture element
绘:画:描绘。绘画。
事: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3.职业:谋事。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5.从事:大事宣传。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后: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后门。村前村后。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天。日后。后辈。先来后到。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后排。后十五名。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后。5.君主的妻子:皇后。后妃。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后。7.姓。
素:1.白色;本色:素服。2.蔬菜类食品。与“荤”相对:素菜。素食。3.本来的;原始的:素质。素材。4.质朴;不华丽:朴素。素净。5.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:要素。因素。元素。6.副词。一向;向来;从来:素不相识。素有交往。7.古称洁白的生绢:尺素。
“绘事后素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但它的意思其实特别实在。比如你朋友刚装修完房子,家具还没搬进去就先买了一堆装饰画,你可能会调侃:“你这叫‘绘事后素’啊!墙都没刷白就急着挂画,小心风格乱套。”这时候对方一拍脑门:“对啊,得先有干净的背景,画才能显出来!”你看,成语立马变生活常识了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“先有鸡还是先有蛋”有啥区别?其实核心差异在于“主动规划”。比如学编程时,有人一上来就写复杂代码,结果漏洞百出;而懂得“绘事后素”的人会先花两周搞懂基础语法,就像画家先铺画布再下笔,后面反而事半功倍。这种思维在现代职场特别实用——产品经理做需求前先理清用户画像,设计师做海报前先确定品牌调性,都是这个理。
我最近遇到个有意思的案例:短视频团队急着追热点,没准备脚本就开拍,结果剪辑时发现素材根本拼不成故事。后来他们学乖了,每次拍摄前先花20分钟对齐框架,反而日更效率提高了30%。这让我想到,古人说的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和“绘事后素”简直是异曲同工。
不过有个误区要提醒:打基础不代表无限拖延。就像写论文,查三天文献算准备,查三个月就是逃避了。真正的“素”应该是够用就好,关键在把握度。有个创业朋友说得妙:“我们既要避免在空白画布上乱涂,也不能非等买到金边画框才动笔。”这话把传统智慧用出了现代味。
下次看到别人急着求成时,不妨把这个成语当锦囊送出去。毕竟在快节奏的时代,能沉住气做前期准备的人,往往后来居上。就像种花,急着开花的多半是假花,真花都要先扎根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