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ìng xiè bù mǐn
成语解释:谢:推辞;敏:聪明。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。表示推辞的客气话。
成语出处:左丘明《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使士文伯谢不敏焉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紧缩式;作谓语、补语;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
繁体字形:敬謝不敏
英文翻译:beg to be excused
敬:1.尊敬:敬重。敬爱。敬仰。致敬。肃然起敬。2.恭敬:敬请指教。敬谢不敏。3.有礼貌地送上(饮食或物品):敬烟。敬酒。敬茶。敬你一杯。4.姓。
谢:1.感谢:道谢。酬谢。这点儿小事不用谢了。2.认错;道歉:谢罪。谢过。3.辞去;拒绝:谢绝。敬谢不敏。4.(花或叶子)脱落:凋谢。桃花谢了。5.姓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敏:1.疾速;敏捷:敏感。灵敏。2.聪明;机警:聪敏。机敏。3.姓。
提到“敬谢不敏”这个成语,许多人可能觉得它文绉绉的,但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场景都能巧妙运用。比如同事小王突然找你组队参加电竞比赛,而你对游戏一窍不通,这时候就可以说:“电竞比赛?我实在敬谢不敏,不过可以帮你们准备零食饮料!”这句话既表达了婉拒,又传递了愿意支持的态度。
为什么这个成语适合用在职场? 当领导临时派给你不擅长的任务时,“敬谢不敏”既能守住专业边界,又比直接说“我不会”更得体。比如财务部的张姐让设计师小李帮忙核对报表,小李可以回应:“张姐,设计图我今晚就能改好,但核对数字这事我确实敬谢不敏,要不要找行政的小刘帮忙?”
有读者可能会问:“这和直接说‘我不行’有什么区别?” 关键在于“敬谢”二字传递的尊重感。就像朋友找你借钱买房,你说“首付的事我实在敬谢不敏,但搬家时一定来帮忙”,既避免了金钱纠纷,又维系了情谊,比生硬的“没钱”更有人情味。
我曾在社区活动中遇到这样的例子。居委会想让我主持元宵晚会,考虑到自己普通话不够标准,我回复道:“主持工作我确实敬谢不敏,不过可以负责灯谜环节的筹备。”后来发现,这种坦诚反而让合作更顺畅——大家各展所长,活动效果超出预期。
这个成语会不会显得虚伪? 关键看后续行动。就像拒绝帮亲戚的孩子补课后,主动推荐靠谱的家教机构;推掉同事的拼单邀请时,分享优惠信息。这些配套动作让“敬谢不敏”不再是冰冷的挡箭牌,而成为建立良性互动的起点。
现代人常陷入“不懂拒绝”的困境,这时候“敬谢不敏”就像社交润滑剂。它提醒我们:真诚的边界感比勉强答应更有价值。下次遇到不想参加的应酬,试着说:“KTV通宵我实在敬谢不敏,不过明天午饭可以请大家喝奶茶。”你会发现,合理的拒绝反而能赢得更多尊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