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ǔ
  • bái
  • lùn
  • huá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ǔ bái lùn huáng

成语解释:白:白银;黄:黄金。比喻计较金钱。

成语出处:明 汤显祖《邯郸记 赠试》:“有家兄打圆就方,非奴家数白论黄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

繁体字形:數白論黄

英文翻译:On the Yellow River

数白论黄的意思

数:[shù]1.数目:次数。数额。2.几;几个:数次。数日。3.天数;命运:气数。在数难逃。4.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。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,首先产生了自然数(正整数),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、零、无理数、负数、虚数等。5.一种语法范畴。表示名词、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。6.指数学:数理化。[shǔ]1.点算:数数(shù)。数不清。2.比较起来最突出:数得上。数一数二。3.责备;列举错误:数说。数落。[shuò]屡次:频数。
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饭。白开水。一穷二白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白吃。白给。白看戏。7.象征反动:白军。白区。8.指丧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白。辩白。告白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白。独白。对白。14.指地方话:苏白。15.白话:文白杂糅。半文半白。

论:[lùn]1.分析和说明道理:评论。议论。2.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、文章或理论:舆论。社论。历史唯物论。3.评定;看待:论罪。相提并论。4.介词。按照:论堆卖。论件计工。[lún]〔论语〕儒家经典之一。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。共二十篇。内容有孔子谈话、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道德和哲学等,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。宋代把它和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合为《四书》。

黄:1.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。2.指黄金:黄货。黄白之物。3.指蛋黄:双黄蛋。4.象征腐化堕落,特指色情:扫黄。查禁黄书。5.(Huáng)指黄河:治黄。引黄工程。6.(Huáng)指黄帝,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:炎黄。7.姓。8.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买卖黄了。

成语评论

同事小王和小李为了一份报告里的表格颜色争执不下。小王坚持用白底黑字:"白色简洁,阅读最方便!"小李却拍桌子:"黄色背景更醒目,客户才能一眼看到重点!"两人争得面红耳赤,却都没发现报告里的销售额数据算错了三位数。

这时候你可能要问:他们到底在争什么?其实这就是典型的"数白论黄"。就像两个人在彩虹前争论是第3道还是第4道光更美,却忘了欣赏整片彩虹的壮观。当我们过分计较细节差异时,往往会错过真正重要的事物。

上周邻居张阿姨家装修,老两口为沙发选米白还是浅黄吵了整整三天。张叔说米白色显干净,张阿姨嫌浅黄色太老气。等他们终于达成共识,才发现定制沙发的工期已经排到三个月后。家具店老板私下跟我说:"其实这两种色差在暖光灯下根本看不出来,倒不如先确定沙发能不能拆洗。"

这让我想起去年帮朋友策划婚礼的经历。新娘纠结请柬上烫金字体的色号,在香槟金和玫瑰金之间换了七次方案。直到婚礼前夜她才惊觉,自己忘了确认宾客名单里的过敏信息。有时候我们就像拿着放大镜找芝麻的人,却没看见脚边滚过的西瓜。

有人可能会疑惑:注重细节不是好事吗?这里藏着个有趣的辩证关系。我曾在茶叶店见过两位茶客:一个细细比较两罐龙井的叶片弧度,另一个专注品味茶汤在舌尖的回甘。前者在"数白论黄"中消磨了整个下午,后者却带着满口茶香心满意足地离开。真正的专业素养,应该像那位品茶人,懂得在必要处精细,在关键处从容。

最近帮大学生改论文时发现个现象:越是焦虑的学生,越容易纠结页边距是2.5厘米还是2.54厘米。有个姑娘甚至为参考文献的标点符号哭了两小时,而她的论文核心观点其实存在重大逻辑漏洞。这就像精心打磨宝剑的剑鞘,却忘了给剑身开刃。

下次遇到类似情况,不妨试试"三步脱困法":先问"这件事三年后还重要吗?"再想"对方的核心需求是什么?"最后做"能同时满足多方的最简方案是什么?"你会发现,生活中真正需要计较的"白与黄",远比我们想象的少得多。

看着窗外梧桐树的叶子在阳光下变换着黄绿光影,突然觉得大自然才是真正的生活艺术家——它从不争论哪种颜色更高贵,只是随着季节更迭,把每种色彩都用到恰好处。

"数白论黄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