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ùn
  • huáng
  • shù
  • bá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ùn huáng shù bái

成语解释: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。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。极言财富之多。

成语出处:明·丘濬《投笔记·投笔空回》:“笑弩骀言不逊,论黄数白不堪听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
繁体字形:論黄數白

英文翻译:On Huang Shubai

论黄数白的意思

论:[lùn]1.分析和说明道理:评论。议论。2.分析和说明道理的言论、文章或理论:舆论。社论。历史唯物论。3.评定;看待:论罪。相提并论。4.介词。按照:论堆卖。论件计工。[lún]〔论语〕儒家经典之一。孔子弟子编纂的有关孔子言行的记录。共二十篇。内容有孔子谈话、答弟子问和弟子间的谈话,涉及政治、经济、教育、道德和哲学等,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。宋代把它和《大学》《中庸》《孟子》合为《四书》。

黄:1.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。2.指黄金:黄货。黄白之物。3.指蛋黄:双黄蛋。4.象征腐化堕落,特指色情:扫黄。查禁黄书。5.(Huáng)指黄河:治黄。引黄工程。6.(Huáng)指黄帝,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:炎黄。7.姓。8.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买卖黄了。

数:[shù]1.数目:次数。数额。2.几;几个:数次。数日。3.天数;命运:气数。在数难逃。4.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。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,首先产生了自然数(正整数),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、零、无理数、负数、虚数等。5.一种语法范畴。表示名词、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。6.指数学:数理化。[shǔ]1.点算:数数(shù)。数不清。2.比较起来最突出:数得上。数一数二。3.责备;列举错误:数说。数落。[shuò]屡次:频数。

白:1.像霜或雪的颜色(跟“黑”相对)。2.光亮;明亮:东方发白。大天白日。3.清楚;明白;弄明白:真相大白。不白之冤。4.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;空白:白卷。白饭。白开水。一穷二白。5.没有效果;徒然:白跑一趟。白费力气。6.无代价;无报偿:白吃。白给。白看戏。7.象征反动:白军。白区。8.指丧事:白事。9.用白眼珠看人,表示轻视或不满:白了他一眼。10.姓。11.(字音或字形)错误:写白字。把字念白了。12.说明;告诉;陈述:表白。辩白。告白。13.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:道白。独白。对白。14.指地方话:苏白。15.白话:文白杂糅。半文半白。

成语评论

论黄数白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生活化——简单来说,就是“挑刺儿”“鸡蛋里挑骨头”。比如同事A刚做完项目汇报,同事B却在会后嘀咕:“他PPT配色太土了,表格边框也不对齐……”这种盯着细枝末节不放的行为,就是典型的“论黄数白”。

有人可能会问:关注细节难道不是优点吗?这里有个关键区别——建设性反馈吹毛求疵的界限在哪里?举个例子:邻居家小孩学画画,妈妈说“天空的蓝色可以多调点水彩试试”,这是建议;而说“你这云朵画得像棉花糖,根本不符合现实”,这就成了论黄数白

我曾在读书会见过有趣的现象:当讨论《红楼梦》时,有人分析人物命运折射的社会变迁,也有人争论“林黛玉初进贾府到底戴了几支珠钗”。后者虽然考据细致,但若因此忽略作品的核心价值,反而像用放大镜看油画,只见颜料颗粒不见整体意境。

现代社会信息爆炸,我们更容易陷入“显微镜式挑错”的陷阱。比如刷到美食视频,先找“刀工不整齐”“摆盘不对称”;看到别人分享旅行照片,专盯着“滤镜用太重”“构图不专业”。这种习惯性论黄数白,本质上是用别人的不完美来喂养自己的优越感。

换个角度想:为什么总有人热衷论黄数白?或许因为指出他人瑕疵比自我提升更轻松。就像学生时代,总有同学不复习功课,却热衷于嘲笑别人拼错的单词。但真正聪明的人,会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——毕竟,指出茶杯上的指纹,并不会让茶水变得更香。

下次遇到想论黄数白的冲动时,不妨试试“三秒替换法则”:用这三秒钟,把挑错的念头换成一句真诚的赞美,或者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具体行动。你会发现,少计较几分颜色深浅,多欣赏几处风景轮廓,世界反而会变得更开阔明亮。

"论黄数白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