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òu jī zǒu mǎ
成语解释:斗鸡赛马。古代的赌博游戏。
成语出处:《汉书·宣帝纪》:“[宣帝]受《诗》于东海澓中翁,高材好学,然亦喜游侠,斗鸡走马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鬥鶏走馬
英文翻译:in cockfighting and horse racing
斗:[dòu]1.对打:斗殴。战斗。2.比赛胜负,争胜:斗力。斗劲。斗智。斗志昂扬。3.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:斗牛。斗蟋蟀。4.拼合,对准,凑近:斗眼。5.古同“逗”,逗引。[dǒu]1.中国市制容量单位(十升为一斗,十斗为一石):斗酒只鸡(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,家常便饭)。2.量粮食的器具:斗筲之人(形容人器量狭小,见识短浅)。3.形容小东西的大:斗胆。4.形容大东西的小:斗室。5.像斗的东西:斗车。斗笠。斗篷。熨斗。6.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,亦泛指星:南斗。气冲斗牛(怒气冲天)。7.特指“北斗星”:斗折蛇行。8.古同“陡”,高耸的样子。9.〔斗拱〕(枓栱)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,斗是垫拱的方木块,合称斗拱。10.古同“陡”,突然。
鸡:1.家禽,品种很多,嘴短,上嘴稍弯曲,头部有红色的肉冠。翅膀短,不能高飞。也叫家鸡。2.(Jī)姓。
走:1.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:行走。走路。孩子会走了。马不走了。2.跑:奔走。3.(车、船等)运行;移动;挪动:钟不走了。这条船一个钟头能走三十里。你这步棋走坏了。4.趋向;呈现某种趋势:走红。走热。5.离开;去:车刚走。我明天要走了。请你走一趟吧。把箱子抬走。6.指人死(婉辞):她还这么年轻就走了。7.(亲友之间)来往:走娘家。走亲戚。他们两家走得很近。8.通过:咱们走这个门出去吧。9.漏出;泄漏:走气。走风。说走了嘴。10.姓。
马:1.哺乳动物,头小,面部长,耳壳直立,颈部有鬣,四肢强健,每肢各有一蹄,善跑,尾生有长毛。是重要的力畜之一,可供拉车、耕地、乘骑等用。皮可制革。2.大:马蜂。马勺。3.姓。
“斗鸡走马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它出自《战国策》,原本指代古代贵族沉迷斗鸡赛马的娱乐活动。比如我们常说:“他整日斗鸡走马,完全不像个要考科举的书生。”这里的“斗鸡走马”就像现代人说的“泡吧打游戏”,都是形容不务正业的典型状态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动物游戏来比喻虚度光阴?这得从古代社会结构说起。在农耕时代,饲养斗鸡、驯养赛马需要大量时间和财力,普通百姓根本消费不起。因此这个词天然带着“富贵闲人”的标签,后来逐渐演变成批评无所事事的代名词。
现代生活中其实处处可见“斗鸡走马”的影子。比如某位同事整天刷短视频,我们可以委婉提醒:“少看点手机,别真成了斗鸡走马的现代版。”这种表达既保留成语韵味,又贴合当下语境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词并非全盘否定娱乐,而是警示莫要过度沉迷。
从个人观察来看,这个成语的生命力在于其画面感。想象锦衣少年骑着高头大马、手托斗鸡招摇过市的场景,比单纯说“游手好闲”生动百倍。不过使用时要注意语境,若是朋友偶尔放松时说人家“斗鸡走马”,反而会显得刻板教条。
有趣的是,某些地区将这个成语进行了创新运用。在成都茶馆里听过这样的对话:“老王退休后天天斗鸡走马——上午遛画眉,下午搓麻将。”这种接地气的化用,既传承了成语精髓,又赋予其鲜活的时代气息,恰是中华语言智慧的体现。
当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这个成语时,不妨把它当作一面文化棱镜。透过它既能看见古代的社会风貌,也能反思现代人的时间管理。毕竟从斗蛐蛐到刷直播,变的只是娱乐形式,如何把握消遣与正事的平衡,才是贯穿古今的核心课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