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uàn fā wén shēn
成语解释:见“断发文身”。
成语出处:冯至《伍子胥》九:“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,他们是断发纹身的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装束
繁体字形:斷發紋身
英文翻译:Haircut tattoo
断: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6.姓。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纹:[wén]1.(纹儿)丝织品上的花纹:绫纹。2.纹路:指纹。螺纹。波纹。皱纹。一道纹儿。[wèn]同“璺”(wèn)。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大伙儿听说过“断发纹身”这成语吗?哎对喽,听起来像是古代人的“叛逆行为”,但背后其实有门道!这词儿原本出自《左传》,讲的是春秋时期吴越一带的习俗——剪短头发、身上刺花纹,表示跟中原文化“划清界限”。说白了,这就是古代版的“地域文化自信”嘛!
比如咱可以造个句子:“小年轻现在染发打洞,搁古代那叫断发纹身,都是想活出自我。”你品你细品,是不是有种跨越时空的共鸣感?但问题来了:为啥古人要用这种极端方式表达态度?说白了,就是文化冲突下的身份宣言。当时中原人留长发、重礼仪,吴越人反其道而行,反而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。
现在咱们看这成语,是不是觉得特有意思?好比说有个同事突然剃光头辞职创业,朋友可能会开玩笑:“您这断发纹身的,是要跟996说拜拜啊?”看,老词儿新用完全没毛病!但要注意语境,别跟“离经叛道”搞混了——前者是主动选择,后者带贬义色彩。
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,现在年轻人纹身早不是啥新鲜事了。但有些长辈还是觉得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,您说这是不是传统文化观念的延续?个人觉得吧,重点不在形式,而是选择背后的自由意志。就像成语里的断发纹身,重点不是头发长短,而是选择的权利。
最后唠句实在话:语言这玩意儿就像活水,成语也得跟着时代变。下次见着特立独行的朋友,不妨夸句“你这断发纹身的精神,倒是挺有古人风骨”!保准既显文化又接地气,比干巴巴说“有个性”强多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