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ì
  • tiān
  • du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ì tiān duàn fā

成语解释:断发向天起誓。

成语出处:《新五代史·伶官传序》:“至于誓天断发,泣下沾襟,何其哀也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

繁体字形:誓天斷發

英文翻译:swear

誓天断发的意思

誓:1.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;发誓:誓师。誓不甘休。誓为死难烈士报仇。2.表示决心的话:宣誓。起誓。发个誓。

天:1.天空:顶天立地。太阳一出满天红。2.位置在顶部的;凌空架设的:天棚。天窗。天桥。3.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,有时专指白天:今天。过了冬至,天越来越长了。4.用于计算天数:每天。第二天。三天三夜。忙了一天,晚上早点儿休息吧。5.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:五更天。天儿还早呢。6.季节:春天。冷天。三伏天。黄梅天。7.天气:阴天。天晴。天冷了。8.天然的;天生的:天性。天资。天足。9.自然界:天灾。人定胜天。10.姓。

断: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6.姓。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
成语评论

誓天断发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,但它背后的故事其实挺有意思的。比如《战国策》里记载,秦国攻打赵国时,平原君的门客们为了表决心,当场割断头发对天发誓,后来真的齐心协力守住了城池。这种“用行动代替口号”的做法,放到今天会是什么样呢?

假设一个创业团队资金链断裂,创始人突然拿出一把剪刀剪掉自己一撮头发:“今天开始,办公室水电费我来扛,但产品必须准时上线!”这种戏剧化的场景虽然夸张,但确实能瞬间凝聚团队——毕竟连头发都割了,这次是玩真的。

为什么古人要用断发来发誓?

古代人把头发看得比现代人重得多,《孝经》说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”,剪头发相当于拿父母给的东西当赌注。就像现代人签对赌协议要押房产证,古人断发就是在拿最珍贵的东西作抵押,这种视觉冲击比单纯喊口号更有说服力。

我在博物馆见过清代将士的“决死书”,有人真的会夹一缕头发在信里。这种实物凭证比文字更有力量,就像现在签合同按手印,本质上都是增强承诺的可信度。

现代人怎么玩转这种精神?

有个做自媒体的朋友很有意思,他在直播间立flag:“三个月粉丝不到百万就剃光头”。结果观众天天盯着他更新,最后还真达成了目标。这种带点幽默感的“现代版断发”,既保留了仪式感,又符合网络时代的传播规律。

其实职场中也能看到类似智慧。有个项目经理把项目进度表打印出来贴在办公室,每完成一个节点就撕掉一页。看着越来越薄的进度表,团队就像看到古人断掉的头发,那种“开弓没有回头箭”的紧迫感油然而生。

古人断发为誓的智慧,本质上是把抽象的决心转化为具象的符号。在注意力稀缺的当代,这种将承诺“可视化”的策略反而更值得借鉴。下次遇到需要表决心的情况,不妨试试给自己设计个有创意的“仪式感时刻”,说不定会比单纯喊口号管用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