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uàn
  • xiàn 线
  • ǒ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uàn xiàn ǒu xì

成语解释:像断了线的木偶,不能动弹。

成语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六:“犹如断线偶戏,手足掸软,连话都无了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斷綫偶戲

英文翻译:A play of broken lines

断线偶戏的意思

断: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6.姓。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
线:1.用丝、棉、麻、金属等制成的细长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:毛线。电线。一根线。一绺线。2.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,没有宽和厚。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。3.细长像线的东西:线香。4.交通路线:航线。运输线。京广线。沿线各站。5.指思想上、政治上的路线:上纲上线。6.边缘交界的地方:前线。火线。防线。海岸线。国境线。7.比喻所接近的某种边际:生命线。死亡线。贫困线。8.线索:眼线。9.用于抽象事物,数词限用“一”,表示极少:一线光明。一线希望。一线生机。10.姓。

偶:1.用木头、泥土等制成的人像:木偶。偶像。2.双数;成对的(跟“奇(jī)”相对):偶数。偶蹄类。无独有偶。3.配偶:佳偶。4.姓。5.偶然;偶尔:中途偶遇。偶一为之。偶感风寒。

戏:[xì]1.玩耍;游戏:儿戏。嬉戏。2.开玩笑;嘲弄:戏弄。戏言。3.戏剧,也指杂技:京戏。马戏。一出戏。这场戏演得很精彩。4.姓。[hū]见〖於戏〗。

成语评论

大伙儿听说过“断线偶戏”这个成语吗?哎呦喂,这词儿乍一听像不像皮影戏的某个翻车现场?说白了,它比喻原本紧密相连的事物突然失去联系,导致局面失控或者结果荒诞。比如你正开着视频会议激情演讲呢,结果网线被猫主子一脚踹断——得,整个场面瞬间变成“独角戏”,这就是典型的现代版断线偶戏嘛!

这时候可能有人要问了:“那这成语和咱日常生活有啥关系?”嘿,您别说,关系可大了!举个例子,张三和李四合伙开餐馆,一个管后厨一个管前厅,本来配合得挺默契。结果有天俩人因为分红问题闹掰了,后厨不接前厅的单子,前厅乱接客人的单,最后端出来的菜跟点菜单完全对不上号。您瞧,这不就是人际关系版的断线偶戏吗?

不过话又说回来,为啥断线之后就容易出幺蛾子呢?依我看呐,关键是缺乏应急预案。就像放风筝得在手里留够线,咱们做事也得留点后手。上周我家楼下王婶的煎饼摊就特聪明,收款码旁边永远备着零钱盒,手机没信号的时候照样做生意,这招可比“断线”后干瞪眼强多了。

说到这儿,可能年轻朋友要举手了:“现在不都讲究互联网+吗?断线不是迟早被淘汰?”哎您可别急着下结论,昨儿我在地铁里亲眼见着个新鲜事。俩高中生用智能手表发摩斯密码聊天,就因为地铁进隧道信号断了。您说这算不算新时代的“不断线的偶戏”?科技再怎么发达,人类创造力的火花啊,永远能给你整出点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。

要我说啊,这成语最妙的地方在于它提醒我们:甭管是人际关系还是事业发展,保持“连线”状态固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培养独立运转的能力。就像最近我家闺女搭的乐高城堡,每个模块既能组合又能单独站立,就算拆开几块也不至于全盘垮掉。这种“不断线的底气”,或许才是应对变化的最好姿态。

最后给大家讲个暖心的真事儿。老邻居刘大爷自从学会视频通话,天天跟国外孙子唠嗑。有回网络故障,老爷子愣是翻出尘封的信纸写了封家书。结果孙子收到后感动得不行,现在祖孙俩约定每月通一次手写信。您看,有时候“断线”反倒能牵出更温暖的连接,这世上的事啊,还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。

"断线偶戏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