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duàn xiàn fēng zhēng
成语解释:比喻一去不返的人或事物
成语出处:清 骆绮兰《春闺》诗:“何处风筝吹断线,飘来落在杏花枝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不回来的事物
繁体字形:斷綫風筝
英文翻译:a blown off kite
断: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6.姓。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线:1.用丝、棉、麻、金属等制成的细长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:毛线。电线。一根线。一绺线。2.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,有长,没有宽和厚。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。3.细长像线的东西:线香。4.交通路线:航线。运输线。京广线。沿线各站。5.指思想上、政治上的路线:上纲上线。6.边缘交界的地方:前线。火线。防线。海岸线。国境线。7.比喻所接近的某种边际:生命线。死亡线。贫困线。8.线索:眼线。9.用于抽象事物,数词限用“一”,表示极少:一线光明。一线希望。一线生机。10.姓。
风:[fēng]1.空气流动的现象。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:风向。风速。风级。风险。风波(喻纠纷或乱子)。风雨如磐(a.指风雨不断,天色黑暗,给人以重压的感觉;b.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)。风花雪月(喻堆砌词藻,内容贫乏的的诗文)。2.像风那样迅速、普遍的:风潮。风靡一时。风驰电掣。3.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、习俗:风气。风习。风物(某地特有的景物)。风尚(在一定时期中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习惯)。4.消息,传闻:风传(chuán)(传闻)。闻风而动。5.表现在外的景象、态度、举止:风景。风度。风格(a.气度,作风;b.文艺作品表现出的思想、艺术特色)。风骨(a.刚强的气概;b.诗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)。风致。风采(a.人美好的礼仪举止,亦作“丰采”;b.文采;c.旧时指某些官吏的刚正风格)。风骚(a.指举止轻佻,如“卖弄风风”,一般指妇女;b.中国的《诗经》和《楚辞》的并称)。6.指民歌、歌谣:国风(《诗经》中古代十五国的民歌)。采风。7.中医学指某些疾病:风瘫。风湿。8.姓。[fěng]古同“讽”,讽刺。
筝:拨弦乐器。木制长形,战国时秦地已有。历代弦制不一,有十三弦、十六弦等。现经改革,已发展为二十一或二十五弦,并有转调筝,表现力更为丰富。用于独奏、伴奏及合奏。
哎,你说这“断线风筝”到底是啥意思啊?说白了,就是比喻那些失去控制、没了联系的人或事嘛!比如老张辞职后跑去山里种地,同事们都说他成了“断线风筝”,谁也摸不清他下一步要干啥。
等等,这成语只能用来形容人吗?当然不是!你看隔壁王阿姨家的Wi-Fi,三天两头断线,她气得直拍桌子:“这破网络简直比断线风筝还不靠谱!”你品,你细品,是不是画面感一下子就上来了?
不过话说回来,为啥非要用风筝打比方呢?嘿,这得从咱老祖宗的智慧说起。风筝线一断,飞得再高也由不得人,多像生活中那些突然失控的场面啊!好比上周我开车导航失灵,车子愣是在高架上转了三圈——活脱脱现代版“断线风筝”,你说逗不逗?
有人可能要问了:“现在都用无人机了,这老掉牙的成语还适用吗?”要我说啊,越是科技发达,这比喻越贴切!你看那些搞区块链的,动不动就说“去中心化”,这不就是给断线风筝穿了个高科技马甲吗?
要论个人见解,我倒觉得当个“断线风筝”未必是坏事。就像我表弟非要去西藏拍纪录片,家里都说他疯了。结果人家作品拿奖了,这不正说明有时候“断线”才能飞出新高度?当然咯,风险肯定有,但机遇不也藏在云层里嘛!
下次看到天上飘着风筝,不妨琢磨琢磨。线在手里攥着固然稳妥,可谁敢说断了线的就准没好结局?关键还得看风往哪儿吹,自个儿有没有备着降落伞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