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duàn
  • biān
  • cán
  • jiǎ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duàn biān cán jiǎn

成语解释:编:穿简的细长皮条;简: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。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。

成语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读书呈几复》:“身入群经作蠹鱼,断编残简伴闲居。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文章

繁体字形:斷編殘簡

英文翻译:stray fragments of text

断编残简的意思

断:1.(长形的东西)分成两段或几段:砍断。割断。绳子断了。2.断绝;隔绝:断水。断电。断奶。断了关系。音讯断了。3.间断:她每天都来给老人洗衣、做饭,从没有断过。4.拦截:把对方的球断了下来。5.戒除(烟酒):断烟。断酒。6.姓。7.判断;决定:断语。诊断。独断专行。这个案子断得公道。8.绝对;一定(多用于否定式):断无此理。断不能信。

编:1.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:编结。编织。编扎。2.按一定的原则、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:编排。编目(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)。编次。编年。编订。编配。编码。3.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、报刊、广播电视节目等:编写。编译。编审。编修。编纂。编印。4.创作:编剧。编导。5.捏造:编瞎话。6.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:正编。续编。简编。

残:1.不完整:残本。2.快完的;剩下的:残冬。残羹剩饭。3.伤害;使不完整:摧残。4.凶恶:残暴。

简:1.简单(跟“繁”相对):简便。简体。言简意赅。删繁就简。2.使简单;简化:精简。精兵简政。3.姓。4.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:简札。简册。竹简。5.信件:书简。小简。6.选择(人才):简拔。简选。

成语评论

哎哟喂,今天咱们来唠唠“断编残简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学术味儿?别慌,说白了它就是形容那些残缺不全的古书或文献,比如你翻箱倒柜找到半本爷爷的日记,或者考古学家挖到只剩几行字的竹简,都能用这词儿形容。

举个栗子:老张在旧货市场淘到一本民国时期的小说,可惜书页发黄还缺了十几页,他边摇头边嘀咕:“这断编残简的,故事都接不上啊!”——你看,这种场景是不是特贴切?

这时候你可能要问了:“这成语只能用在古书老物件上吗?”嘿,格局打开!比如你整理家族老照片,发现曾祖母的画像只剩半张脸,照样能说“照片断编残简,家族历史拼不完整”。说白了,只要是零散、残缺的信息载体,都能套用这个表达。

要我说啊,现在数字时代反而更适用这成语了。你瞅瞅,电脑硬盘损坏导致文件丢失,手机聊天记录被误删……这不就是现代版“断编残简”吗?前两天我哥们儿还吐槽:“辛辛苦苦写的方案被熊孩子按了删除键,现在只剩断编残简的PPT,甲方看了直瞪眼!”

不过话说回来,残缺有时候也是种美。就像考古学家能从几片碎陶罐还原古代文明,咱们也能从零散信息里挖掘价值。记得上次我在图书馆翻到本缺页的武侠小说,愣是靠脑补把剧情接上了,反而觉得比完整版更有趣呢!

最后留个小思考: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面对铺天盖地的“断编残简”,咱们是不是得更会当个“信息拼图高手”呢?你品,你细品。

"断编残简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