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fāng zú yuán lú
成语解释:方形脚、圆形头为人的特征,因以指人类。同“方趾圆颅”。
成语出处:《陈书 高祖纪上》:“茫茫宇宙,惵惵黎元,方足圆颅,万不遗一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类
繁体字形:方足圓顱
英文翻译:a human being
方:1.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。2.正直:品行方正。3.方向;方面:东方。双方。4.办法:千方百计。领导有方。5.地点;地区:前方。方言。6.治病的药单:药方。处方。7.工程上指土、石等堆积一立方米:土方。8.数学上指自乘的积:乘方。9.副词。正在;方才:方兴未艾。如梦方醒。年方十六。10.表示响度级的单位。将声音与一个1,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,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,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。旧写作㕫。11.⑪量词。用于方形的东西:一方砚台。两方图章。
足:1.脚;腿:足迹。足球。手舞足蹈。画蛇添足。2.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支撑部分:鼎足。3.指足球运动:足坛。女足。4.姓。5.足以;值得(多用于否定式):不足为凭。微不足道。
圆:1.圆周所围成的平面。2.圆周的简称。3.形状像圆圈或球的:圆桌。滚圆。滴溜圆。圈画得很圆。4.圆满;周全:这话说得不圆。这人做事很圆,各方面都能照顾到。5.使圆满;使周全:圆场。圆谎。自圆其说。6.我国的本位货币单位,一圆等于十角或一百分。也作元。7.圆形的货币:银圆。铜圆。也作元。8.姓。
颅:脑盖。也指头:颅骨。头颅。
“方足圆颅”这个成语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抽象?先别慌,咱们拆开来看。“方足”指方形的脚,“圆颅”就是圆形的头,合起来字面意思是“方脚圆脑袋的人”,其实代指普普通通的老百姓。比如可以说:“这家老茶馆里坐着的都是方足圆颅的街坊邻居,三块钱的大碗茶能唠一晌午的嗑。”你看,这个场景是不是特别有烟火气?
可能有人会问:为什么要用“方”和“圆”形容人呢?这里藏着古人的智慧。古人认为“天圆地方”,用方圆组合既暗合天地之道,又强调平凡人的重要性。就像现在说“打工人”这个词,既带点自嘲又透着坚韧——平凡人正是社会的根基。
举个更生活化的例子:老王在小区开了二十年修车铺,每天弓着背给自行车补胎。街坊都说他是“方足圆颅的实在人”,这话里既有对他朴实外形的描述,更藏着对他几十年如一日踏实做事的敬意。这种表达比直说“勤劳”更有画面感,还带点文化韵味。
我注意到这个成语在现代有个有趣现象:年轻人用它时常常带着温暖滤镜。比如在社交媒体看到有人写:“地铁里挤满了方足圆颅的打工人,玻璃窗映着千百张疲惫却生动的脸。”这里把古语和现代生活嫁接,让匆忙的都市日常突然有了诗意。
或许有人好奇:这类老成语会不会过时?我倒觉得它们像老树发新芽。去年参观社区抗疫展览,看见志愿者照片墙下写着“方足圆颅筑人墙,萤火微光聚星河”,传统词汇与时代精神碰撞出的力量,比直白的“团结抗疫”更触动人心。
说到底,语言就像流动的河。当我们用“方足圆颅”形容快递小哥、早餐摊主、深夜代驾时,不仅是语言的传承,更是对平凡价值的重新发现。下次看见路边修鞋的老匠人,或许你会想起:这个弯着腰的身影,正是成语里走出来的活注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