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ī dān fù fěn
成语解释:施:加;丹:朱;傅:通“敷”,抹。搽粉点胭脂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八仙过海》第一折:“更胜似施丹傅粉,果然是万花中惟此特尊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女性
繁体字形:施丹傅粉
英文翻译:Shidanfu powder
施:1.施行2.;施展:实施。措施。施工。无计可施。3.给予:施礼。施压力。4.施舍:施诊。施与。5.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:施粉(搽粉)。施化肥。6.姓。
丹:1.红色:丹砂(朱砂)︱丹桂。2.中成药剂型之一。多由数种矿物类药物用升华或熔合等方法制成;也有用一般混合方法制成的。常用以配制丸、散或锭等制剂:补心丹。
傅:1.辅助;教导。2.负责教导或传授技艺的人:师傅。3.姓(近年也有俗写作付的)。4.附着;加上:皮之不存,毛将安傅?5.涂抹;搽:傅粉。
粉:1.粉末:面粉。藕粉。花粉。把绿豆磨成粉。2.特指化妆用的粉末:香粉。涂脂抹粉。3.用淀粉制成的食品:凉粉。粉皮。4.特指粉条或粉丝:绿豆粉。菠菜炒粉。5.变成粉末:粉碎。粉身碎骨。石灰放得太久,已经粉了。6.粉刷:墙刚粉过。7.带着白粉的;白色的:粉蝶。粉连纸。8.粉红:粉色。粉牡丹。这块绸子是粉的。
提到“施丹傅粉”,很多人会联想到字面意思:涂抹胭脂、擦上粉底。但作为成语,它常被用来形容刻意修饰外表或掩盖真相的行为。比如,有人可能会说:“这家公司的财报就像施丹傅粉,利润数据看似光鲜,实际隐藏了大量债务。”这里用化妆比喻美化数据,暗示表象与本质的差距。
有人问:“为什么人们会用施丹傅粉的方式?”其实背后的动机往往与“印象管理”有关。比如求职者在面试时过度夸大项目成果,或是商家用滤镜过度修饰产品照片,本质上都是希望通过“修饰”来获得他人认可。这种心理既源于对不完美的焦虑,也与社会竞争压力密不可分。
不过换个角度看,适度的“施丹傅粉”未必全是坏事。比如一位老师这样鼓励学生:“写作文不用施丹傅粉,把真实的感受写出来反而更动人。”这句话反向使用成语,强调真诚的价值。现实中,人们需要在“修饰”和“真实”之间找到平衡——就像化妆可以提升自信,但卸妆后依然要面对真实的自己。
我个人观察发现,移动互联网时代,“施丹傅粉”的现象变得更加普遍。社交媒体上的九宫格精修照片、短视频里的夸张特效,本质都是现代版的“施丹傅粉”。但有趣的是,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推崇“素颜打卡”“原相机挑战”,这或许预示着社会对过度修饰的反思。毕竟,长期依赖“施丹傅粉”,可能让人逐渐丧失接纳真实的能力。
当看到朋友为聚会特意打扮时,不妨调侃一句:“你这哪是施丹傅粉,简直是改头换面啊!”这种轻松的表达既点出了修饰的事实,又不会让对方尴尬。语言就像镜子,既能照见表象,也能反射人性——我们既要理解修饰的合理性,也要警惕它成为逃避真实的借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