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ī rén bù ēn
成语解释:施:给予;布:布施。给人以仁德和恩惠
成语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太平宴》第一折:“刘皇叔施仁布恩,爱惜军卒养下民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等
繁体字形:施仁布恩
英文翻译:Charity
施:1.施行2.;施展:实施。措施。施工。无计可施。3.给予:施礼。施压力。4.施舍:施诊。施与。5.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:施粉(搽粉)。施化肥。6.姓。
仁:1.仁爱:仁心。仁政。仁至义尽。2.敬辞,用于对对方的尊称:仁兄。仁弟。仁伯。3.姓。4.果核或果壳最里头较柔软的部分,大多可以吃:杏仁儿。核桃仁儿。花生仁儿。虾仁儿。
布:1.用棉、麻等织成的,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:棉布。麻布。花布。粗布。布鞋。买一块布。2.古代的一种钱币。3.姓。4.宣告;宣布:发布。公布。布告。开诚布公。5.散布;分布:阴云密布。铁路公路遍布全国。6.布置:布局。布防。布下天罗地网。
恩:1.恩惠:恩德。恩深似海。他对我有恩。2.(Ēn)姓。
“施仁布恩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说白了就是“用善意对待他人,主动给予帮助”。比如公司老板发现员工家里遇到困难,主动预支工资还安排弹性工作,这就是典型的“施仁布恩”——既解决了实际问题,又让人感受到温度。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跟普通的帮忙有什么区别?”关键在于主动性。比如小区里一位阿姨长期给独居老人送饭,邻居夸她“热心肠”,但她说:“我就是见不得别人受苦。”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,不图回报的行动,才是成语强调的核心。
再举个接地气的例子。疫情期间,很多小店在门口放免费口罩和消毒液,包装上写着“需要自取”。有个中学生每天多带一份便当,悄悄放在流浪猫聚集的角落。这些行为看似微小,却像石子投入水面,涟漪会扩散到整个社区。
有人疑惑:“现代人这么忙,哪有时间管闲事?”其实施仁布恩不一定需要大动作。我曾在高铁上帮旅客抬行李,对方转头就教旁边的孩子系安全带。这种善意的传递就像接力赛,每个人都能成为其中一棒。
观察身边会发现,那些习惯“施仁布恩”的人往往活得更有幸福感。他们不把善意当作负担,而是像呼吸一样自然。就像朋友说的:“帮别人开一扇窗的时候,自己也能看到更亮的阳光。”这种双向滋养的效果,或许就是成语流传千年的生命力。
当代社会容易让人变得紧绷,但越是竞争激烈的环境,越需要这种“非功利性善意”来润滑人际关系。下次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,不妨试着跨出舒适区——哪怕只是帮同事递杯水,也可能成为别人记忆里的温暖瞬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