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qí mí zhé luàn
成语解释:谓阵脚已乱,抵挡不住。
成语出处: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:“吾视其辙乱,望其旗靡,故逐之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指失败
繁体字形:旗靡轍亂
英文翻译:a total defeat
旗:1.旗子:国旗。红旗。挂旗。2.指八旗:汉军旗。3.属于八旗的,特指属于满族的:旗人。旗袍。4.八旗兵驻屯的地方,现在地名沿用:正黄旗。5.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,相当于县。6.姓。
靡:[mí]浪费:靡费。奢靡。[mǐ]1.倒下:望风披靡。2.没有:靡事不为(什么工作都干)。
辙:1.车轮压出的痕迹;车辙:覆辙。如出一辙。前头有车,后头有辙。2.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:上下辙。顺辙儿。戗(qiāng)辙儿。3.杂曲、戏曲、歌词所押的韵:十三辙。合辙。4.办法;主意(多用在“有、没”后面):想辙。你来得正好,我正没辙呢!
乱:1.没有秩序和条理:乱七八糟。2.武装骚扰:兵乱。叛乱。3.使混乱;使紊乱:捣乱。以假乱真。4.任意;随便:不许乱扔纸屑。
说到“旗靡辙乱”这个成语,大家可能觉得有点陌生。其实它形容的是军队溃败时的混乱场景——战旗东倒西歪,车辙纵横交错,整个场面完全失控。比如《三国演义》里,曹操在赤壁被火攻时,士兵们丢盔弃甲,船队乱作一团,这不就是典型的“旗靡辙乱”吗?
有人可能会问:“现在打仗都用飞机导弹了,这个成语还有用武之地吗?”当然有!比如公司项目突然失败,团队成员手忙脚乱收拾烂摊子;或者足球比赛最后十分钟,落后方球员毫无章法地乱踢。这些现代场景用“旗靡辙乱”来形容,既形象又有画面感。
其实我有个观察:生活中很多失败并不是突然发生的。就像成语里描绘的战场,往往先有军心动摇的征兆,比如战旗开始歪斜、车辙出现混乱轨迹。如果我们能在日常工作中注意到这些细节——比如团队协作出现推诿、项目进度频繁延误——或许就能避免走到“旗靡辙乱”的境地。
有朋友问:“这个成语只能用在负面场景吗?”我倒觉得未必。比如玩密室逃脱时,队友们翻箱倒柜找线索,虽然场面混乱但充满活力,这时候开玩笑说“咱们真是旗靡辙乱啊”,反而能化解紧张气氛。语言本来就是活的,关键看怎么用。
记得去年参加马拉松时,中途突然下雨,选手们挤在补给站抢雨衣,丢弃的矿泉水瓶在地上乱滚。当时有个跑友苦笑道:“这简直是现代版旗靡辙乱。”你看,只要抓住“混乱失控”这个核心,这个诞生于冷兵器时代的成语,照样能在今天焕发新的生命力。
下次看到地铁早高峰时挤掉的鞋子、散落的文件,或是电商大促后堆积如山的快递箱,不妨想想“旗靡辙乱”这个词。它提醒着我们:无论时代怎么变,对秩序与混乱的感知始终相通。或许这就是成语最有趣的地方——用四个字就能穿越时空,连接古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