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ně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ǔ něi qí mí

成语解释:鼓点无力,旗帜歪倒。形容军队士气不振。

成语出处: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凡行阵参伍弥缝之际,略觉鼓馁旗靡处,得健锐兵数十屹立其间,则整而复进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士气等

繁体字形:皷餒旗靡

英文翻译:Discouraged and defeated

鼓馁旗靡的意思

鼓: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鼓。手鼓。花鼓。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鼓。蛙鼓。耳鼓。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鼓琴。鼓掌。4.用风箱等扇(风):鼓风。5.发动;振奋:鼓动。鼓励。鼓舞。鼓起勇气。6.凸起;胀大: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。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。7.形容凸起的程度高:钱包很鼓。口袋装得鼓鼓的。8.姓。

馁:1.饥饿:冻馁。2.鱼肉腐烂:鱼馁肉败。3.丧失勇气:胜不骄,败不馁。

旗:1.旗子:国旗。红旗。挂旗。2.指八旗:汉军旗。3.属于八旗的,特指属于满族的:旗人。旗袍。4.八旗兵驻屯的地方,现在地名沿用:正黄旗。5.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,相当于县。6.姓。

靡:[mí]浪费:靡费。奢靡。[mǐ]1.倒下:望风披靡。2.没有:靡事不为(什么工作都干)。

成语评论

鼓馁旗靡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生僻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生动。比如公司团队连续加班三个月赶项目,结果产品上线后市场反响平平,大家垂头丧气开会时,领导说:“现在不是鼓馁旗靡的时候,我们得复盘问题再出发。”这里用成语精准描述了团队士气低迷的状态。

为什么用“鼓馁旗靡”而不用“垂头丧气”? 这个成语的妙处在于画面感——古代战场上鼓声渐弱(鼓馁)、战旗歪斜(旗靡),既描绘了士气溃散的场景,又暗含了“从强盛到衰败”的过程感。就像马拉松选手前半程领先,后半程却体力不支踉跄跌倒,这种动态变化是单个形容词难以传达的。

最近看职场观察类节目时,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。某创业公司在融资失败后,创始人强打精神说:“别让暂时的鼓馁旗靡困住我们,当初决定创业时可比现在艰难十倍。”这句话既承认了现状的艰难,又用对比手法点燃了团队斗志,比单纯喊“加油”更有感染力。

在当代生活中如何活用这个成语? 比如孩子考试失利后,家长可以说:“这次考试就像行军途中摔了一跤,鼓馁旗靡很正常,但重要的是检查装备重新上路。”把挫折具象化为行军途中的小插曲,既弱化了失败感,又强化了再接再厉的信念。

个人觉得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快节奏的社会环境。太多人把阶段性失利看作终点,其实就像登山时遇到的风雨,鼓声暂歇、旗帜沾泥都不代表征程结束。重要的是保持“暂时休整而非永久撤退”的心态,毕竟擦干战鼓上的雨水,旗杆还能再竖起来。

下次遇到朋友创业遇挫,不妨拍拍他肩膀说:“听说你们最近有点鼓馁旗靡?我这儿备着新鼓槌呢。”用历史典故包裹现代关怀,既显文化底蕴又不失温度,这样的安慰比单纯讲道理更能打动人心。

"鼓馁旗靡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