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zhōng
  • yuè
  • yíng
  • shí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rì zhōng zé zè,yuè yíng zé shí

成语解释:昃:太阳偏西。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,月亮盈满就要亏缺。比喻事物盛极必衰,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

成语出处:《周易·丰》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,天地盈虚,与时消息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

繁体字形:日中則昃,月盈則食

英文翻译:When the moon is full, it will eclipse

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的意思
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
中:[zhōng]1.方位词。跟四周的距离相等;中心:中央。华中。居中。2.指中国:中文。古今中外。3.方位词。范围内;内部:家中。水中。山中。心中。队伍中。4.位置在两端之间的:中指。中锋。中年。中秋。中途。5.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农。中学。中型。中等。6.不偏不倚:中庸。适中。7.中人:作中。8.适于;合于:中用。中看。中听。9.成;行;好:中不中?。这办法中。饭这就中了。10.姓。[zhòng]1.正对上;恰好合上:中选。猜中了。三枪都打中了目标。2.受到;遭受:中毒。中暑。胳膊上中了一枪。

则:1.规范;榜样:以身作则。2.规则:细则。3.效法:则先烈之言行。4.连词。1.表示承接关系: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表示转折关系:欲速则不达。5.是;乃是:此则余之过也。6.与“作”义相近,宋、元、明小说戏曲里常用:则甚(作什么)。不则声。7.量词。用于成文的条数:试题三则。新闻两则。

昃:日仄;太阳偏西。

月:1.月球;月亮:月食。月光。赏月。2.计时的单位,公历1年分为12个月。3.每月的:月刊。月产量。4.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:月琴。月饼。5.姓。

盈:1.充满:充盈。丰盈。车马盈门。恶贯满盈。2.多出来;多余:盈余。盈利。3.姓。

则:1.规范;榜样:以身作则。2.规则:细则。3.效法:则先烈之言行。4.连词。1.表示承接关系: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表示转折关系:欲速则不达。5.是;乃是:此则余之过也。6.与“作”义相近,宋、元、明小说戏曲里常用:则甚(作什么)。不则声。7.量词。用于成文的条数:试题三则。新闻两则。

食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
成语评论

清晨的阳光从东边升起,逐渐爬到头顶正上方。老张望着工地上的塔吊影子越来越短,突然想起老家墙上挂着的字画:"日中则昃,月盈则食"。工友小王凑过来问:"叔,这八个字啥意思啊?"老张抹了把汗说:"你看那塔吊,这会儿影子缩成个黑疙瘩,再过俩钟头就开始拉长了。就像人做事太满了,反而容易往下出溜。"

历史课上,老师正在讲安史之乱。盛唐气象在开元年间达到顶峰,长安城的胡商比本地商贩还多。学生小林举手问:"唐朝这么强盛,怎么突然就衰落了?"老师指着多媒体屏幕上的曲线图:"这就是'日中则昃'的典型例证。当管理制度跟不上经济扩张速度,就像装满水的杯子再加一滴都会溢出来。"

2010年前后的手机市场,诺基亚市占率突破38%的峰值。当时谁也想不到,这个芬兰巨头会在五年后把手机业务卖给微软。市场分析师在行业峰会上说:"月盈则食的规律在科技领域尤其明显。当某个产品线占据绝对优势时,反而容易忽视用户需求的微妙变化。"

有人会问:难道发展就要止步于半山腰?我观察过老家茶山的种植户。他们在茶树长到一人高时就会修剪,这样来年才能发出更多新芽。这让我明白,主动调整节奏比被动等待衰退更智慧。就像冲浪高手会在浪头最高处转向,借着下坠的力量寻找下一个浪峰。

去年公司年会,市场部总监分享了一个真实案例。他们代理的网红零食在淘宝销量冲到类目第一后,立即着手开发低糖版本。"当时很多人反对,说这是自废武功。"投影仪上的曲线图显示,传统款销量六个月后开始下滑,而健康版撑起了新的增长点。这个决策恰好印证了"月满不改光,剑折不改刚"的东方智慧。

我家楼下有家开了二十年的包子铺,第三代传人小刘接手后搞起了外卖配送。街坊们都说"老字号要被折腾黄了",结果现在每天凌晨三点就开始准备食材。我常看见小刘边揉面边说:"太阳到顶就得往下走,但面发酵好了总要上蒸笼。"这话糙理不糙,道出了物极必反中的生机——关键在于把握转换的契机。

观察城市里的共享单车坟场,生锈的车架在雨中泛着冷光。这让我想起《淮南子》里的警示:"强弩极,矢不能穿鲁缟"。任何事物发展到极致状态,其内在动能反而开始衰减。但转机往往藏在转折处,就像暴雨后积水中会开出睡莲,关键在于是否准备好新的生长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