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ì yì yuè xīn
成语解释:见“日新月异”。
成语出处:明·顾起元《客座赘语·巾履》:“近年以来,殊诡制,日异月新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变化大
繁体字形:日異月新
英文翻译:change with each passing day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异:1.有分别;不相同:异口同声。大同小异。日新月异。求同存异。2.奇异;特别:异香。异闻。3.惊奇;奇怪:惊异。深以为异。4.另外的;别的:异日。异地。5.分开:离异。异爨(亲属分家)。6.姓。
月:1.月球;月亮:月食。月光。赏月。2.计时的单位,公历1年分为12个月。3.每月的:月刊。月产量。4.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:月琴。月饼。5.姓。
新:1.刚出现的或刚经验到的(跟“旧、老”相对):新风气。新品种。新的工作岗位。2.性质上改变得更好的(跟“旧”相对):新社会。新文艺。粉刷一新。3.使变成新的:改过自新。一新耳目。4.没有用过的(跟“旧”相对):新笔。新锄头。这套衣服是全新的。5.指新的人或事物:尝新。以老带新。花样翻新。推陈出新。6.结婚的或结婚不久的:新女婿。新媳妇。7.新近;刚:我是新来的。这几本书是新买的。8.姓。
“日异月新”这个词,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陌生?其实它和“日新月异”意思相近,都是形容事物发展极快、每天都在变化。比如一家创业公司,从最初只有3人的小团队,半年后扩张到百人规模,产品功能也迭代了十几次——这不就是“日异月新”的真实写照吗?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现代人特别需要适应这种快速变化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,去年还在用4G手机刷短视频,今年5G直播已经普及到田间地头。就像我老家卖柑橘的果农,去年还在发愁销路,现在通过电商平台,上午摘的果子下午就能送到邻省超市。这种变化速度,逼着每个人都要保持学习的状态。
那么普通人该如何跟上“日异月新”的节奏?不妨看看程序员这个职业。他们每天接触新技术,比如去年流行的编程框架,今年可能就被更高效的替代。我认识的设计师朋友,疫情期间自学3D建模,结果成功转型做虚拟展厅设计。这让我想到:与其被动追赶变化,不如主动创造变化。
有人质疑:变化太快会不会导致浮躁?确实存在这个问题。但看看教育领域的变化或许能找到平衡点。现在小学生通过编程课制作动画,中学生用AI工具完成课题研究。我表弟所在的学校,物理课居然用VR模拟天体运动。这些革新不是取代基础知识,而是让学习更像探险游戏——既要脚踏实地,也要仰望星空。
最后分享个观察:最近去菜市场买菜,发现摊主们都在用智能秤自动算账,还能生成购买记录。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改变,或许就是“日异月新”最生动的注解。它提醒我们:世界不会停下来等谁,但只要我们保持好奇心和适应力,变化本身就是最好的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