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rì yì yuè gèng
成语解释:日日不同,月月改变。形容变化快。
成语出处: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》:“文字之变,日异月更,不可穷诘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变化快
繁体字形:日異月更
英文翻译:change with each passing day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异:1.有分别;不相同:异口同声。大同小异。日新月异。求同存异。2.奇异;特别:异香。异闻。3.惊奇;奇怪:惊异。深以为异。4.另外的;别的:异日。异地。5.分开:离异。异爨(亲属分家)。6.姓。
月:1.月球;月亮:月食。月光。赏月。2.计时的单位,公历1年分为12个月。3.每月的:月刊。月产量。4.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:月琴。月饼。5.姓。
更:[gēng]1.改变;改换:更改。更换。2.经历:少(shào)不更事(年纪轻,没有经历过什么事)。3.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。一夜分为五更,每更约两小时:三更半夜。[gèng]1.副词。2.更加;越发:更好地为人民服务。3.再:更上一层楼。
走在科技园区里,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:程序员们对着不断更新的代码库调试程序,设计师们用今年刚推出的绘图软件改稿子。这不就是"日异月更"最生动的写照吗?有人可能会问:技术迭代这么快,普通人怎么跟得上?其实就像手机系统自动更新那样,我们不需要刻意追逐每个变化,而是在日常使用中自然适应——上周还觉得人脸识别挺新鲜,这周已经习惯用指纹解锁快递柜了。
记得三年前去银行办事要排两小时队,现在通过APP三分钟就能完成转账。这种改变常常让人后知后觉:昨天还在用现金买菜的老王,今天突然发现菜市场每个摊位都挂着收款二维码。这时候我们不禁要问:这种快速变化会让人焦虑吗?我常跟朋友说,与其担心被时代落下,不如像学骑自行车那样,先跨上车座,蹬两下自然就会了。
教育领域的变化更值得玩味。五年前还在为买学区房发愁的张姐,现在每天陪着孩子用智能学习机上网课。当知识更新的速度超过课本印刷周期时,有个问题变得特别重要:到底该教孩子什么才不会过时?我的观察是,培养孩子问"为什么"的能力,比记住标准答案更重要。就像现在小学生都会用编程软件做动画,而他们父母这代人大学时才接触Windows系统。
最近逛超市发现个有趣现象:收银台从12个缩减到4个,取而代之的是20台自助结账机。这种硬件设施的更新迭代背后,藏着个容易被忽视的真相——不是机器取代了人,而是人们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进化。就像二十年前我们记电话号码靠脑子,现在靠通讯录,但与人沟通的能力反而变得愈发珍贵。
看着街头穿梭的外卖骑手和空中偶尔掠过的送货无人机,突然明白"日异月更"不仅是客观描述,更是一种生存智慧。上周刚学会用短视频记录生活的李奶奶说得实在:"变来变去也就是换个工具,该做饭还得淘米,该晒被子还得看天气。"这话提醒我们:在追逐变化的路上,别忘了带上那些永恒不变的生活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