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xǐng
  • yuè
  • xi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rì xǐng yuè xiū

成语解释:天天反省,月月修身。

成语出处:清 严有禧《漱华随笔 知县改授》:“使本官读书进学,日省月修,待其老成,然后授以任事之职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学习等

繁体字形:日省月修

英文翻译:Repair every day

日省月修的意思
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
省:[shěng]1.行政区划单位。在中国是地方最大的一级行政区域,直属中央。省下设若干市、县。2.指省会:进省开会。3.减免;节约。与“费”相对:省一道工序。省钱。4.简略:省称。省写。5.古官署名:尚书省。中书省。[xǐng]1.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:反省。2.觉悟;明白:省悟。昏迷不省。3.探望;问候(多指对长辈、亲属):省亲。

月:1.月球;月亮:月食。月光。赏月。2.计时的单位,公历1年分为12个月。3.每月的:月刊。月产量。4.形状像月亮的;圆的:月琴。月饼。5.姓。

修:1.修饰:装修。修辞。2.修理;整治:修车。修桥补路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。3.写;编写:修函。修史。修县志。4.(学问、品行方面)学习和锻炼:修养。修业。进修。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。5.修行(迷信):修炼。修仙。6.兴建;建筑:修建。修水库。新修了一条铁路。7.剪或削,使整齐:修树枝。修指甲。8.指修正主义:反修防修。9.姓。10.长;高:修长。修竹。

成语评论

日省月修”这个词听起来像古人留下的生活指南。举个例子:一位程序员每天下班前花十分钟检查当天写的代码,标记潜在漏洞;每月最后一天整理工作日志,删减冗余功能。这种习惯让他三年内从初级工程师升为项目主管。

有人问:“每天反省会不会太累?”其实关键在于方法。厨师尝菜时不会把整锅汤倒掉重做,而是用筷子蘸一点试味道。同理,日省月修不是全盘否定自己,比如设计师发现配色方案不协调,只需要调整色阶而非撕掉整张画稿。

另一个常见疑问:“每月修正会不会耽误正事?”看看健身房的例子就明白了。有人每周称重时发现体脂没变化,立刻增加无氧训练比重;有人则死守跑步机半年收效甚微。及时修正就像手机系统更新,既能修补漏洞又不影响日常使用。

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:坚持日省月修的人,五年后往往在行业内形成独特方法论。就像老园丁修剪盆景,每次微调都在塑造最终形态。这种积累效应在知识付费领域尤其明显,持续优化的课程体系比突然转型更容易获得用户信任。

现代人容易被碎片信息淹没,日省月修就像定期清理手机内存。有个图书编辑坚持每天记录三个工作灵感,每月淘汰过时的行业认知。十年后她出版的职场指南,案例鲜活得就像发生在读者工位旁边。

需要警惕的是别把反思变成自我攻击。见过创业者用红笔在日历上打满叉号,最后陷入焦虑旋涡。健康的修正应该像修剪指甲,既保持整洁又不会伤及皮肉。当你能平静地说“今天处理客户投诉时语气急躁了,明天试试预判式沟通”,才算真正掌握了这个成语的精髓。

有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:月修时的调整幅度不宜超过15%。就像调整汽车方向,猛打方向盘容易翻车。去年认识的市场专员,每月只优化两个工作流程,年终效率反而比大刀阔斧改革的同事提升更明显。

日省月修本质上是在时间轴上给自己安装纠偏装置。看看那些百年老店的手工匠人,他们的传承秘诀不是永不犯错,而是每个学徒都养成了边做边改的肌肉记忆。这种持续精进的态度,放在AI时代反而成了稀缺竞争力。

"日省月修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