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í bù wǒ dài
成语解释:时间不会等待我们。指要抓紧时间。
成语出处:清 秋瑾《赠蒋鹿珊先生言志且为他日成功之鸿爪也》:“事机一失应难再,时乎时乎不我待!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宾语、分句;含褒义
繁体字形:時不我待
英文翻译:time will not wait for me
时:1.时间(对空间而言):时空观念。2.时代;时候:古时。唐时。战时。3.时间单位。旧指时辰,现指小时,即一日(一个昼夜)的二十四分之一。4.指规定的时间:按时上班。过时作废。5.季节:四时如春。6.现在的;当时的:时事。时兴。7.时俗;时尚:入时。8.副词。时常:时时。时有错误。9.有时候:时阴时晴。10.时机:不误农时。
不:[bù]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我:自己:自我。忘我精神。
待:[dài]1.对待:优待。以礼相待。待人和气。2.招待:待客。3.等待:待业。严阵以待。有待改进。4.需要:自不待言。5.要;打算:待说不说。待要上前招呼,又怕认错了人。[dāi]停留:待一会儿再走。也作呆。
“时不我待”是什么意思?简单来说,就是时间不等人,机会稍纵即逝。比如,公司要推出一个新项目,领导说:“这个方案必须下周定稿,市场不会等我们。”这就是典型的“时不我待”——如果拖到竞争对手先行动,可能连汤都喝不上。
有人问:“这和‘抓紧时间’有什么区别?”其实,“时不我待”更强调客观条件的紧迫性。比如你想转行做人工智能,但行业技术半年一更新,这时候光靠努力不够,还得卡准学习节奏,就像追公交车——车不会因为你跑得慢而停下来。
生活中怎么用这个成语?比如朋友犹豫要不要考研,你可以说:“现在考研竞争越来越激烈,导师名额有限,时不我待啊。”这里既点明外部压力,也暗示主动权在自己手中。有个真实案例:2020年直播电商爆发期,不少小商家因为犹豫是否入局,结果错过了流量红利期。
有人担心:“总强调紧迫感会不会让人焦虑?”关键在平衡。就像种庄稼要赶节气,但也不能拔苗助长。我观察到,那些能把“时不我待”转化为行动力的人,往往会把大目标切成“24小时行动清单”。比如想学编程,今晚就先装个开发软件;想健身,明天早上就定好7点的闹钟。
最后分享个有意思的现象:公园里下象棋的老大爷常说“落子无悔”,其实和“时不我待”异曲同工——时间这盘棋,每步都算数。与其纠结昨天该做什么,不如想想此刻能抓住什么。毕竟明天的太阳升起时,今天就成了再也回不去的昨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