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zè shí xiāo yī
成语解释:入夜才吃晚饭,天不亮就穿衣起床。指勤于政务。
成语出处:南朝陈徐陵《陈文皇帝哀册文》:“勤民听政,昃食宵衣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昃食宵衣
英文翻译:A night snack
昃:日仄;太阳偏西。
食:[shí]1.吃。特指吃饭:食肉。废寝忘食。2.吃的东西:面食。小鸡觅食。丰衣足食。3.供食用或调味用的:食糖。食盐。4.人所见到的日、月亏缺或完全看不到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[sì]拿东西给人吃。[yì]用于人名,如郦食其(jī)(汉朝人)。
宵:1.夜:元宵。春宵。通宵达旦。2.姓。
衣:[yī]1.衣服:上衣。内衣。大衣。丰衣足食。2.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:笋衣。糖衣。3.胞衣。4.姓。[yì]穿(衣服);拿衣服给人穿:衣布衣。解衣衣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