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fèng
  • yí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qǔ yì fèng yíng

成语解释:见“曲意逢迎”。

成语出处:清·采蘅子《虫鸣漫录》:“虽曲意奉迎,动辄得咎,人咸不平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指违心讨好人

繁体字形:麯意奉迎

英文翻译:fawn on

曲意奉迎的意思

曲:[qǔ]1.一种韵文形式,出现于南宋和金代,盛行于元代,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,句法较词更为灵活,多用口语,用韵也更接近口语。一支曲可以单唱,几支曲可以合成一套,也可以用几套曲子写成戏曲。2.(曲儿)歌曲:曲调。戏曲。小曲儿。高歌一曲。3.歌谱:《义勇军进行曲》是聂耳作的曲。[qū]1.弯曲(跟“直”相对):曲线。曲尺。弯腰曲背。山回水曲。曲径通幽。2.使弯曲:曲肱而枕(肱:胳膊)。曲突徙薪。3.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4.不公正;无理:是非曲直。5.姓。6.用曲霉和它的培养基(多为麦子、麸皮、大豆的混合物)制成的块状物,用来酿酒或制酱。

意:1.意思:来意。2.愿望:满意。3.料想:出其不意。4.事物流露的情态:春意。5.意大利的简称。

奉:1.给;献给(多指对上级或长辈):奉献。奉上新书一册。2.接受(多指上级或长辈的):奉旨。奉上级命令。3.尊重:崇奉。奉为圭臬。4.信仰:信奉。素奉佛教。5.侍候:奉养。侍奉。6.敬辞,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:奉托。奉陪。奉劝。奉告。7.姓。

迎:1.迎接:欢迎。迎宾。迎新会。2.对着;冲(chòng)着:迎面。迎风。迎上去打招呼。

成语评论

什么是“曲意奉迎”?简单说,就是一个人为了讨好别人,故意隐藏真实想法,甚至违背本心去迎合对方。比如同事A明明觉得领导的方案有问题,但开会时却满脸堆笑地说:“您这想法太超前了,我们根本想不到!”这种表面热情实则违心的表现,就是典型的曲意奉迎

有人会问:为什么不能直接表达真实意见呢?其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两难——实习生小王发现主管的数据计算错误,如果直接指出可能让对方难堪,但若装作没发现又会耽误项目进度。这时候的“曲意奉迎”就像安全气囊,既保护人际关系,又避免正面冲突,但这种保护真的持久吗?

周末聚餐时,朋友B滔滔不绝炫耀新车,明明车型老气、油耗又高,在场的人却纷纷夸“真有眼光”。这种群体性的曲意奉迎背后,藏着现代社交的潜规则:与其说真话得罪人,不如说场面话维持和谐。但换个角度看,当所有人都戴着微笑面具交流时,真诚反而成了稀缺品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曲意奉迎不等于高情商。前者是牺牲自我价值的妥协,后者是兼顾他人感受的智慧。就像电视剧里的小职员,面对上司的无理要求,高情商者会说:“这个方向很有意思,如果结合市场部的调研数据会不会更稳妥?”既保留意见又不伤和气,远比单纯附和更有建设性。

个人认为,偶尔的曲意奉迎无可厚非,就像润滑剂能减少人际摩擦。但当这种行为成为习惯,就像长期戴着不合脸的面具,不仅自己憋得难受,明眼人也迟早会看穿。与其费心揣摩别人喜好,不如培养“温和表达真实想法”的能力——既能守住底线,又能让沟通真正产生价值。

下次遇到需要表态的情况时,不妨先问自己:我此刻的赞同是发自内心,还是出于恐惧或功利?真正的尊重从来不是靠讨好获得,就像弹簧压得越低,反弹时就越容易失控。保持恰如其分的真诚,或许才是应对复杂人际关系更聪明的解法。

曲意奉迎的造句

  1. 造句 对他恨之入骨,不去报仇雪恨,却还要卖身投靠,曲意奉迎。
  2. 造句 将军乃王储之身,曲意奉迎,不觉得有失身份吗!
  3. 造句 三个女孩儿只道幼娘便是自已将来侍候的大妇,更是曲意奉迎、故意结纳,两三日的功夫,三人竟和幼娘处得极其融洽,宛如姐妹一般。
  4. 造句 再下点功夫,她会像我一样,曲意奉迎啦。
  5. 造句 你很可能因被认为是曲意奉迎或口出不逊而处境尴尬。
  6. 造句 村里更有几个不成器的偷鸡摸狗之徒,见跟了他混,常有些吃喝的好处,便曲意奉迎,为恶乡里,直让他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,使得村中人都十分厌恶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