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èng
  • chá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gèng wú cháng wù

成语解释:更:再;长物:多余的东西。没有多余的东西。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

成语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七回:“字画不过三五张,俱是法书名绘,几上一块黝黑的大英石,东墙上一张大瑶琴,此外更无长物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贫困

繁体字形:更無長物

英文翻译:More inanimate

更无长物的意思

更:[gēng]1.改变;改换:更改。更换。2.经历:少(shào)不更事(年纪轻,没有经历过什么事)。3.旧时夜间计时的单位。一夜分为五更,每更约两小时:三更半夜。[gèng]1.副词。2.更加;越发:更好地为人民服务。3.再:更上一层楼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
物:1.东西;事物:动物。货物。物质。物尽其用。2.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:物议。待人接物。3.内容;实质:言之有物。空洞无物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更无长物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再也没有多余的东西”,常用来形容人生活简朴或处境贫寒。比如,有人提到古代隐士时可能会说:“陶渊明归隐田园,茅屋三间、粗茶淡饭,更无长物,却活得自在洒脱。”这样的例子既点出了物质条件的匮乏,又暗示精神世界的富足。

有人或许会问:“为什么用‘更无长物’而不是直接说‘贫穷’呢?”其实,这成语的精妙在于它不单指经济状况,更强调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。比如现代人追求“断舍离”,主动清理家中杂物,最后发现“衣柜里只剩几件常穿的衣服,书架上只留反复读的旧书,更无长物,反而心里轻松不少”。这种场景下,成语反而有了积极的生活态度。

有趣的是,这个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刻画人物性格。比如小说里描写一位科学家:“实验室里堆满仪器,但他的办公室只有一张木桌、一盏台灯,更无长物。他说:‘脑子里的问题已经够多,哪需要其他东西分心?’”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人物的专注,也暗示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追求。

个人觉得,“更无长物”在现代社会更像一面镜子。当人们被消费主义裹挟时,不妨想想: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?去年我搬家时,清理出三大箱闲置物品,那一刻突然理解——拥有的越少,反而越清楚什么对自己真正重要。这种体验或许正是成语历经千年仍鲜活的原因。

下次遇到过度追求物质的人,可以试试这样造句:“他总抱怨钱不够花,可打开衣柜全是没拆吊牌的衣服,倒不如学学古人‘更无长物’的智慧。”既点明问题,又带点幽默的提醒。毕竟,生活的质量,从来不是用物品的数量来衡量的。

"更无长物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