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shēn
  • cháng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shēn wú cháng wù

成语解释:除自身外;再没什么别的东西。形容人东西极少。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。
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德行》:“对曰:' 丈人不悉恭,恭作人无长物。'”
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贫寒

繁体字形:身無長物

英文翻译:have only bare necessities at home

身无长物的意思
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
无:[wú]1.没有(跟“有”相对):从无到有。无产阶级。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。2.不:无论。无须。3.不论:事无大小,都有人负责。4.同“”。5.姓。[mó]见【南无】。
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
物:1.东西;事物:动物。货物。物质。物尽其用。2.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:物议。待人接物。3.内容;实质:言之有物。空洞无物。4.姓。

成语评论

身无长物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文绉绉,但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——字面就是“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”,用来形容一个人生活简朴,或者暂时处于物质匮乏的状态。比如有人刚搬进新家,房间里只有一张床和几本书,朋友来访时可能会感叹:“你这真是身无长物啊!”这时候主人公可能笑着回一句:“东西少反而轻松,想打扫卫生都不用半小时!”

有人可能会问:身无长物是不是等于穷?”其实不完全对。东晋有个叫王恭的官员,坐的竹席被亲戚误以为有很多存货,结果他当场把唯一的竹席送人,自己改坐草垫。这个故事里的“身无长物”更多是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,就像现在有人卖房卖车去环球旅行,背个包就能走天下。物质匮乏可能是结果,但不一定是原因。

试着造个现代版例句:小李辞职创业后,把名牌手表和游戏机全卖了,现在租着20平米的小单间。同事去他家喝茶时开玩笑:“你这屋里除了电脑和猫粮,简直身无长物嘛!”小李却指着窗外的晚霞说:“你看,这‘装修’可比吊灯好看多了。”这种场景里,成语既描述了现状,又暗含了主人公的价值取舍。

值得思考的是,在物质丰富的今天,“身无长物”还有现实意义吗?我曾在二手书店遇到位老先生,他每月买两本书就要捐掉两本,书架上永远保持50本的数量。他说这是跟宋朝诗人学的:“苏东坡被贬海南时,随身就带一箱陶渊明诗集,照样写出‘日啖荔枝三百颗’的名句。”这种主动的“身无长物”,其实是对“少即是多”的生活哲学的实践。

换个角度想,这个成语也在提醒我们分辨“需要”和“想要”。就像登山时,真正必要的装备可能就背包里的几件,其他都是负担。有次我去西藏徒步,向导看到我塞得鼓鼓的登山包直摇头:“氧气罐带三瓶就够了,你当是搬家呢?”后来果然在半路不得不扔掉多余的东西——这大概就是“身无长物”的现实教学课。

最后留个思考题:如果你明天就要去荒岛生活三年,只能带五样东西,你会选择什么?这个问题的答案,或许就是你对“身无长物”最诚实的理解。

身无长物的造句

  1. 造句 我现在身无长物,囊空如洗,乐得无牵挂的。
  2. 造句 他来时举目无亲、身无长物,全凭白手起家。
  3. 造句 他的生活节俭,一向是身无长物。
  4. 造句 虽然他如今身无长物,但我相信以他的努力和才能,将来必能飞黄腾达。
  5. 造句 老王因为经商失败,赔掉所有的积蓄,如今已是身无长物。
  6. 造句 这个官员一生操守廉洁,死时身无长物。
  7. 造句 每个人都那样住在帐篷里,很简单,我们身无长物,仅足糊口。
  8. 造句 可是自从这两件新贵不再受宠后,他们已变成身无长物,身边倒仍留天庭带来的那只原装托。说到底,要在纽约闹市街头捱过寒冬,有只行乞托傍身其实挺有用。
  9. 造句 谁会想到这个亿万富翁,当年也是个身无长物的穷光蛋?
  10. 造句 身无长物的人倘若情感脆弱,最多只是发发脾气;而身负技艺和金钱等资源时,偏激的性格会带来非理性的决策,甚至不可逆转的灾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