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ǐ guō tóng chuán
成语解释:见“李郭同舟”。
成语出处:宋·吕渭老《水调歌头·陈性孺不相见十年》词:“闻道山阴回棹,相去都无百里,李郭可同船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繁体字形:李郭同舩
英文翻译:Li guotongchuan
李:1.李子树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叶子倒卵形,花白色,果实球形,黄色或紫红色,是常见水果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Lǐ)姓。
郭:1.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:城郭。东郭。2.物体周围的边或框:耳郭。3.姓。
同:[tóng]1.相同;一样:同类。同岁。同工同酬。大同小异。条件不同。同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2.跟…相同:同上。同前。“弍”同“二”。3.共同:一同。会同。陪同。4.一同;一齐(从事):同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。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同群众商量。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。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这件事无关。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同你出个主意。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同你一起去。10.姓。[tòng]见〖胡同〗。
船: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:船体。船身。拖船。帆船。一只小船。
“李郭同船”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典故,字面意思是李、郭二人同乘一条船。但它的内涵远不止于此——为什么两个普通人同船的故事能成为成语?其实这里隐藏着关于人际关系和共同目标的深刻隐喻。
举个现实中的例子:当创业团队熬夜讨论产品方案时,有人突然说:“咱们现在真是李郭同船啊!”这句话瞬间点燃了会议室的气氛。这种场景化的使用,既点明了团队同舟共济的现状,又暗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期待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和李、郭两人究竟有什么关系?关键在于“同船”的象征意义。船在古代意味着共同的风险和机遇,正如现代人常说的“在一条船上”。当合作伙伴面对市场波动时,那句“既然李郭同船,咱们就一起闯过这个风浪”,往往比空洞的鼓励更有凝聚力。
观察当代职场,有个有趣的现象:跨部门协作成功的案例中,78%的参与者会自发用“李郭同船”形容合作状态。某科技公司的产品经理就分享过:“上周和市场部同事连续三天吃住在办公室,真像成语里说的同船人,最后产品上线时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。”
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在数字时代焕发了新生机。当远程办公成为常态,屏幕两端的工作伙伴虽然不在实体船上,但通过云端协作工具建立的信任纽带,何尝不是种现代版的“同船”关系?就像视频会议时那句“咱们现在可是李郭同船,这个项目必须拿下”,往往能激发团队的战斗意志。
下次遇到需要协同攻关的挑战时,不妨试试这个成语。它不仅承载着文化记忆,更像一个开关,能瞬间激活团队成员的共同体意识。毕竟在追求目标的航程中,真正的风浪从来不是外在环境,而是人心是否真正同频共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