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guō
  • tóng
  • zhōu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ǐ guō tóng zhōu

成语解释: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家世贫贱……乃游于洛阳。始见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,于是名震京师。后归乡里,衣冠诸儒送至河上,车数千两。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,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”后因以“李郭同舟”、“李郭同船”比喻知已相处,不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郭太传》:“郭太字林宗,太原界休人也。家世贫贱……乃游于洛阳。始见河南尹李膺,膺大奇之,遂相友善,于是名震京师。后归乡里,衣冠诸儒送至河上,车数千两。林宗唯与李膺同舟而济,众宾望之,以为神仙焉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

繁体字形:李郭同舟

英文翻译:Li guotongzhou

李郭同舟的意思

李:1.李子树,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叶子倒卵形,花白色,果实球形,黄色或紫红色,是常见水果。2.这种植物的果实。3.(Lǐ)姓。

郭:1.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:城郭。东郭。2.物体周围的边或框:耳郭。3.姓。

同:[tóng]1.相同;一样:同类。同岁。同工同酬。大同小异。条件不同。同是一双手,我为什么干不过他?2.跟…相同:同上。同前。“弍”同“二”。3.共同:一同。会同。陪同。4.一同;一齐(从事):同甘苦,共患难。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。5.引进动作的对象,跟“跟”相同:有事同群众商量。6.引进比较的事物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哥哥一样聪明。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。7.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,跟“跟”相同:他同这件事无关。8.表示替人做事,跟“给”相同: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。你别着急,我同你出个主意。9.表示联合关系,跟“和”相同:我同你一起去。10.姓。[tòng]见〖胡同〗。

舟:1.船:轻舟。小舟。扁(piān)舟。2.姓。

成语评论

李郭同舟”这个成语,源自《后汉书·郭泰传》。故事里说,东汉名士李膺和郭泰一起乘船,旁人看到他们的风采,觉得像神仙下凡一样。那问题来了:这个成语到底想表达什么?

举个例子:公司里的小张和小王虽然性格不同,但合作开发新产品时配合得天衣无缝,同事们都说他俩简直是“李郭同舟”。这里的关键在于,不同特质的个体如何通过互补实现更大价值——就像李膺的刚正不阿和郭泰的温润如玉,形成和谐的整体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只能用在古人身上吗?完全不是!现代职场里,程序员和设计师搭档开发APP,作家和插画师合作出版绘本,都是“李郭同舟”的鲜活案例。这种组合往往比单打独斗更容易突破创新瓶颈。

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:真正“李郭同舟”式的合作,往往建立在彼此尊重差异的基础上。就像拼图的两个异形模块,看似不相关,拼合时却能严丝合缝。这种关系不需要刻意模仿对方,反而要保持各自的独特性。

最近朋友老陈说起他的创业经历:技术出身的他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合伙人,最初常因思路不同吵架。但坚持磨合半年后,他们开发的智能家居产品精准抓住了市场需求。这让我想到,当代社会的“同舟共济”更需要包容异见的智慧

下次看到社区里退休教师和年轻志愿者联手组织读书会,或是不同领域的博主跨界创作内容,不妨用“李郭同舟”来形容。这种跨越代际、领域的协作模式,正在重新定义传统成语的现实意义。

值得注意的是,真正的默契合作不是强行凑对。就像划船时两个人的桨频必须协调,既要保持各自节奏,又要形成合力。生活中的“李郭同舟”更需要时间沉淀,就像好茶需要慢慢泡开香气。

或许我们该重新理解这个成语——它不仅是历史典故,更是现代人处理人际关系的启示录。当95后程序员和60后老师傅在车间调试设备,当AI工程师和艺术家探讨生成式艺术,这些画面都在诠释着“李郭同舟”的当代演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