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ù dài jié fā
成语解释:束系衣带,挽起发髻。谓出仕。
成语出处:唐·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庶岩穴之士闻而慕之,束带结发,愿进于阙下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
繁体字形:束帶結發
英文翻译:Banded hair
束:1.捆绑;系(jì):束缚。腰束皮带。2.量词。用于捆起来的东西:一束鲜花。3.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:约束。拘束。束手束脚。4.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:花束。光束。5.事情的结末:收束。结束。6.姓,作姓氏,仍然读作“shù”。山东汶上城东有"朿"姓,音同捆,与束不同。
带:1.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:皮带。鞋带儿。传送带。2.轮胎:车带。汽车外带。3.地带;区域:温带。黄河一带。4.白带:带下。5.姓。6.随身拿着;携带:带行李。带干粮。7.捎带着做某事:上街带包茶叶来(捎带着买)。你出去请把门带上(随手关上)。8.呈现;显出:面带笑容。9.含有:这瓜带点儿苦味。说话带刺儿。10.连着;附带:带叶的橘子。连说带笑。放牛带割草。11.引导;领:带队。带徒弟。12.带动:以点带面。他这样一来带得大家都勤快了。13.照看(孩子):孙子是奶奶带大的。
结:[jié]1.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:结绳。结网。结彩。2.条状物打成的疙瘩:打结。活结。死结。蝴蝶结。3.发生某种关系;结合:结仇。结社。结为夫妻。4.凝聚;凝结:结晶。湖面结了一层冰。5.结束;了结:结账。归根结底。你不理他不就结了吗?6.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:保结。具结。7.姓。[jiē]长出(果实或种子):树上结了不少苹果。这种花结子儿不结?。园地里的南瓜、豆荚结得又大又多。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“束带结发”这个成语听起来文绉绉的,但实际意思和现代生活还挺贴近的。它字面意思是整理衣带、扎起头发,用来形容人郑重其事地准备去做某件事。比如有人要参加重要会议,提前熨好西装、梳好头发,这状态就能用“束带结发”来形容。
有人可能会问:这成语和“认真准备”有啥区别?关键在于仪式感。“束带结发”不只是行动上的准备,更强调心理状态的转变。就像运动员上场前系紧鞋带的动作,既是检查装备,也是在给自己打气。
举个接地气的例子:小明考研前把书桌收拾得整整齐齐,每天早起晨读。邻居见了说:“这孩子束带结发的劲头,准能考上。” 这里的成语既夸了态度,又暗含对结果的期待。
我发现现代人虽然不用天天系腰带扎发髻,但这种“切换状态”的智慧依然管用。有个朋友每次视频会议前必换掉睡衣,他说这样能更快进入工作状态。这其实就是“束带结发”的现代版应用。
在快节奏的社会里,主动创造“仪式感”反而成了稀缺能力。下次需要专注时,不妨试试关掉手机、泡杯茶、整理桌面,用属于你的方式完成“束带结发”。生活需要这样的停顿时刻,让身体动作带动心理转变,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