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jié fà fū qī
成语解释:结发:束发;指初成年。初成年结成的夫妻。后特指原配夫妻。
成语出处:汉 苏武《诗四首》之三:“结发为夫妻,恩爱两不疑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宾语;指第一次结婚的夫妻
繁体字形:結發夫妻
英文翻译:husband and wife by the first marriage
结:[jié]1.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:结绳。结网。结彩。2.条状物打成的疙瘩:打结。活结。死结。蝴蝶结。3.发生某种关系;结合:结仇。结社。结为夫妻。4.凝聚;凝结:结晶。湖面结了一层冰。5.结束;了结:结账。归根结底。你不理他不就结了吗?6.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:保结。具结。7.姓。[jiē]长出(果实或种子):树上结了不少苹果。这种花结子儿不结?。园地里的南瓜、豆荚结得又大又多。
发:[fā]1.送出;交付:发货。分发。印发。发了一封信。2.发射:发炮。百发百中。3.产生;发生:发芽。发电。发水。发病。4.表达:发表。发布。发誓。发言。发议论。5.扩大;开展:发展。发扬。发育。6.因得到大量财物而兴旺:发家。暴发户。他这两年跑买卖可发了。7.食物等因发酵或水浸而膨胀:面发了。发海参。8.放散;散开:发散。挥发。蒸发。9.揭露;打开:发现。揭发。发掘。10.姓。[fà]头发:毛发。须发。白发。假发。理发。
夫:[fū]1.丈夫(zhàng·fu):夫妻。夫妇。姐夫。姑夫。2.成年男子:匹夫。一夫守关,万夫莫开。3.从事某种体力劳动的人:渔夫。农夫。轿夫。4.旧时服劳役的人,特指被统治阶级强迫去做苦工的人:夫役。拉夫。5.姓。[fú]1.指示代词。那;这:独不见夫螳螂乎?2.人称代词。他:使夫往而学焉。3.a)用在一句话的开始:夫战,勇气也。b)用在一句话的末尾或句中停顿的地方表示感叹:人定胜天,信夫。逝者如斯夫,不舍昼夜。
妻:[qī]妻子(qī·zi):夫妻。未婚妻。妻离子散。妻儿老小。[qì]把女子嫁给(某人)。
“结发夫妻”这个词,你听过吗?它最早源于古代婚礼中的“结发仪式”——新婚夫妇各剪下一缕头发绑在一起,象征两人从此命运相连。比如《孔雀东南飞》里就写过“结发同枕席,黄泉共为友”,说的正是这种生死相依的情感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头发来比喻夫妻关系?其实头发在古代代表身体的一部分,结发就像把两个人的生命“打成一个死结”。就像隔壁张叔和李姨,结婚四十年没红过脸,去年李姨生病住院,张叔天天送饭陪床,护士都说:“这才是真正的结发夫妻。”
现在年轻人结婚不剪头发了,这个词还适用吗?当然!小区里那对开早餐店的夫妻就是例子。凌晨三点揉面炸油条,丈夫掌勺妻子收银,二十年风雨无阻。有次城管突击检查,妻子眼疾手快收起摊位,丈夫立刻笑着打圆场。这种默契,不就是现代版的“结发”吗?
个人觉得,这个成语最动人的不是形式,而是其中“共同成长”的意味。就像我爸妈总开玩笑说:“我们俩的结婚证都快包浆了。”他们从筒子楼搬到电梯房,从自行车换成新能源汽车,唯一不变的是每天雷打不动的晚间散步。这种细水长流的陪伴,比任何誓言都实在。
最近看电视剧,有句台词特别贴切:“两口子就像筷子,一根断了另一根就废了。”这让我想起楼下的王爷爷。去年王奶奶走后,他总在长椅上盯着银杏树发呆。树叶黄了又绿,可他再也没碰过最爱的象棋——有些牵绊,真的是一辈子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