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shù shēn zì xiū
成语解释:谓约束自己,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。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[光武帝]乃下诏曰:‘前密令卓茂,束身自修,执节淳固,诚能为人所不能为。’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
繁体字形:束身自修
英文翻译: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
束:1.捆绑;系(jì):束缚。腰束皮带。2.量词。用于捆起来的东西:一束鲜花。3.加以限制或受到限制:约束。拘束。束手束脚。4.捆扎成把或聚集成条状的东西:花束。光束。5.事情的结末:收束。结束。6.姓,作姓氏,仍然读作“shù”。山东汶上城东有"朿"姓,音同捆,与束不同。
身:1.身体:身上。转过身去。身高五尺。翻了一个身。2.指生命:奋不顾身。3.自己;本身:以身作则。身先士卒。身临其境。身为领导,当然应该走在群众的前面。4.人的品格和修养:修身。立身处世。5.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:车身。河身。船身。机身。6.用于衣服:换了身衣裳。做两身儿制服。
自:1.自己:自动。自卫。自爱。自力更生。自言自语。自告奋勇。自顾不暇。不自量力。2.自然;当然:自不待言。公道自在人心。两人久别重逢,自有许多话说。3.姓。4.从;由:自小。自此。自古。自远而近。自北京出发。选自《人民日报》。来自各国的朋友。
修:1.修饰:装修。修辞。2.修理;整治:修车。修桥补路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。3.写;编写:修函。修史。修县志。4.(学问、品行方面)学习和锻炼:修养。修业。进修。这学期多修了两门课。5.修行(迷信):修炼。修仙。6.兴建;建筑:修建。修水库。新修了一条铁路。7.剪或削,使整齐:修树枝。修指甲。8.指修正主义:反修防修。9.姓。10.长;高:修长。修竹。
“束身自修”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,到底该怎么理解呢?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小张最近迷上了刷短视频,每天下班后瘫在沙发上能刷三个小时,后来他意识到这样太浪费时间,于是主动卸载了软件,每晚用读书和健身代替。这种主动约束行为、提升自己的过程,其实就是“束身自修”的生动写照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非要“束身”?现在不是流行自由随性吗?其实关键在“修”字上。就像养盆栽需要修剪枝叶,人的成长也需要剔除不良习惯。比如同事小王总爱抱怨工作,后来给自己定了“每日只说三句负面话”的规矩,三个月后不仅工作效率提升,连人际关系都改善了——可见适度的自我约束反而能创造更大自由。
如何让“自修”不变成痛苦的苦修?我的个人经验是加入“替代机制”。去年我戒掉熬夜追剧的习惯,不是单纯强迫自己早睡,而是用听历史播客+泡脚取代。现在每到晚上十点,身体会自动进入放松状态。这让我悟到:真正的束身自修不是和自己较劲,而是用更有价值的事物重新定义生活节奏。
或许有人担心这样会失去生活乐趣,但观察身边那些持续进步的人,你会发现他们的自律中藏着智慧。就像健身达人不会觉得控制饮食是受苦,而是享受身体变轻盈的成就感。束身自修的本质,是把“应该做”的事情转化成“愿意做”的主动选择,这种心态转变往往比硬性约束更重要。
下次当你看到有人雷打不动地早起晨跑,或是坚持每天写工作总结,不妨换个角度理解:这些看似束缚的行为,实则是他们给自己打造的成长阶梯。就像风筝需要线才能飞得更高,适度的自我管理,反而能让生命绽放出更精彩的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