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ái rì fāng cháng
成语解释:来日:未来的日子。方:正。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。表示事有可为。
成语出处:宋 文天祥《与洪瑞明云岩书》:“某利郡后,颇与郡人相安,日来四处无虞,早收中熟,觉风雨如期,晚稻亦可望,惟是力绵求牧,来日方长。”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表示展望未来
繁体字形:來日方長
英文翻译:the coming days would be long
来: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来往。来宾。来信。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。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来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来了。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来。来一盘棋。来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来。何必来这一套?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来。这个歌我唱不来。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来念一遍。大家来想办法。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来了。他回家探亲来了。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?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来?9.未来的:来年。来日方长。10.姓。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不愁吃来不愁穿。黑白桑葚来大樱桃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来。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来。一觉醒来。说来话长。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方:1.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。2.正直:品行方正。3.方向;方面:东方。双方。4.办法:千方百计。领导有方。5.地点;地区:前方。方言。6.治病的药单:药方。处方。7.工程上指土、石等堆积一立方米:土方。8.数学上指自乘的积:乘方。9.副词。正在;方才:方兴未艾。如梦方醒。年方十六。10.表示响度级的单位。将声音与一个1,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,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,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。旧写作㕫。11.⑪量词。用于方形的东西:一方砚台。两方图章。
长:[cháng]1.两点之间的距离大(跟“短”相对)。a)指空间:这条路很长。长长的柳条垂到地面。b)指时间:长寿。夏季昼长夜短。2.长度:南京长江大桥气势雄伟,铁路桥全长6772米。3.长处:特长。取长补短。一技之长。4.(对某事)做得特别好:他长于写作。5.(旧读zhàng)多余;剩余:长物。6.姓。[zhǎng]1.领导人:部长。校长。乡长。首长。2.生:长锈。山上长满了青翠的树木。3.生长;成长:杨树长得快。这孩子长得真胖。4.增进;增加:长见识。长力气。吃一堑,长一智。
“来日方长”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表达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,但具体该怎么用呢?举个例子:小李刚入职时总担心自己学不会专业技能,同事拍了拍他的肩膀说:“别急,来日方长,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行。”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用“来日方长”安慰人?其实这句话的重点在于“时间维度”的转换。当对方被眼前困难困住时,这个成语能帮助对方把视线拉长,看到未来的可能性。就像家长安慰考试失利的孩子:“这次考不好没关系,来日方长,咱们下次调整方法再试。”
在职场中,这个成语还能化解短期矛盾。比如两位同事因方案争执不下,主管可以提议:“今天先按A方案试行,来日方长,效果不理想我们再优化。”这既保留了改进空间,又维护了团队积极性。
不过要注意使用场景。当朋友遭遇重大变故时,说“来日方长”可能显得冷漠。去年邻居阿姨生病住院,她女儿说“医生说恢复期需要耐心,咱们来日方长”,这样既承认现状又传递希望,比空洞的安慰更有温度。
个人认为,现代社会过度强调“把握当下”时,“来日方长”反而提供了缓冲带。它提醒我们:人生不是短跑冲刺,允许自己偶尔放慢脚步,在重要事情上持续发力,比短期内耗尽精力更明智。就像健身教练常说的:“别追求一个月瘦二十斤,来日方长,养成运动习惯才是关键。”
真正用好这个成语,需要把握“不逃避现实”与“保持希望”的平衡点。它既不是拖延的借口,也不是虚无的安慰,而是对时间力量的理性认知。就像老园丁修剪枝叶时说的:“这棵树现在看着歪斜,来日方长,慢慢矫正总能长直。”这句话里,既包含现实的观察,又藏着耐心的智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