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lái
  • nàn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lái rì dà nàn

成语解释:表示前途困难重重。

成语出处:南宋 郭茂倩《乐府诗集 善哉行》:“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。”

是否常用:
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宾语;表示前途困难重重

繁体字形:來日大難

英文翻译:difficult days are ahead

来日大难的意思

来:1.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(跟“去”相对):来往。来宾。来信。从县里来了几个干部。2.(问题、事情等)发生;来到:问题来了。开春以后,农忙来了。3.做某个动作(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):胡来。来一盘棋。来一场篮球比赛。你歇歇,让我来。何必来这一套?4.趋向动词。跟“得”或“不”连用,表示可能或不可能:他们俩很谈得来。这个歌我唱不来。5.用在另一动词前面,表示要做某件事:你来念一遍。大家来想办法。6.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,表示来做某件事:我们贺喜来了。他回家探亲来了。7.用在动词结构(或介词结构)与动词(或动词结构)之间,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来当雨伞。你又能用什么理由来说服他呢?8.来着:这话我多会儿说来?9.未来的:来年。来日方长。10.姓。11.诗歌、熟语、叫卖声里用作衬字:正月里来是新春。不愁吃来不愁穿。黑白桑葚来大樱桃。12.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:把锄头拿来。各条战线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。13.用在动词后,表示结果:信笔写来。一觉醒来。说来话长。看来今年超产没有问题。想来你是早有准备的了。

日:1.太阳:日出。日落。2.指日本:日圆。日语。3.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(跟“夜”相对):日班。日场。日日夜夜。夜以继日。4.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一昼夜;天:今日。明日。改日再谈。5.用于计算天数:十日。多日不见。6.每天;一天天:日记。日产量。日新月异。生产日有增加。经济日趋繁荣。7.泛指一段时间:往日。来日。昔日。8.特指某一天:假日。生日。国庆日。9.姓。

大:[dà]1.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指大小的对比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[dài]1.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[tài]1.古同“”。2.古同“”。

难:[nán]1.不容易,做起来费事:难处。难度。难点。难关。难熬。难耐。难产。难堪。难题。难以。难于。困难。畏难。急人之难。2.不大可能办到,使人感到困难:难免。难为。难保。难怪。难倒(dǎo)。难道。难能可贵。3.不好:难听。难看。[nàn]1.灾祸,困苦:难民。灾难。遇难。逃难。殉难。患难。遭难。避难。排扰解难。2.仇怨:排难解纷。3.诘责,质问:发难。非难。责难。[nuó]古同“”。

成语评论

来日大难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“未来将有大灾难”,实际使用时却更像一句提醒:别只顾眼前安逸,得为可能的危机早做准备。比如一位创业者对团队说:“咱们现在业务稳定,但来日大难,必须抓紧研发新产品。”这话里既没有危言耸听,又巧妙传达了紧迫感。

有人可能会问:既然未来不可预测,提前焦虑有必要吗?其实成语的核心不是制造恐慌,而是强调“清醒的危机意识”。就像家庭主妇定期检查灭火器,并非天天担心火灾,而是知道关键时刻的准备能救命。这种思维模式在企业管理中同样适用——某科技公司每年划拨5%利润作为“风险储备金”,正是“来日大难”的现实演绎。

另一个常见误解是将其等同于悲观主义。实际上,这个成语自带解决方案。当老师提醒学生“别以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,来日大难在后头”,紧接着就会建议“多培养实践能力”。这种“预警+方法论”的结构,恰是成语的正确打开方式。我观察到,善用这个成语的人往往更擅长将压力转化为行动清单。

现代社会里,“来日大难”有了新变体。比如环保主义者说:“冰川消融看似遥远,实则来日大难。”这里的时空尺度被拉长,但内核未变——用当下的行动影响未来。个人认为,这个成语最智慧之处在于平衡:既不过分乐观也不盲目悲观,就像中医讲究的“治未病”,在健康时调理身体总比病重时求医明智。

当年轻人抱怨“职场内卷”时,有前辈点拨:“觉得现在竞争激烈?来日大难还在后头,人工智能正在重塑行业格局。”这话乍听刺耳,实则是变相鼓励终身学习。值得注意的陷阱是,若只强调危机却不给应对策略,成语就会沦为制造焦虑的工具。因此在使用时,最好能像接力赛那样,前半句预警,后半句传递应对方法。

真正领悟“来日大难”精髓的人,往往活得更加从容。他们像经验丰富的船长,既清楚风平浪静下可能暗藏漩涡,也懂得提前检查救生艇比抱怨天气更有价值。这种思维模式或许能解释,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在行业寒冬中逆势成长——不是因为他们预见了未来,而是始终保持着“为不可预知做准备”的生存智慧。

来日大难的造句

  1. 造句 看他那满不在乎的样子,好像不知道来日大难。
  2. 造句 茫茫禹域,来日大难,吾人尚不以劣败自甘,司教育者与夫受教育者,其速自觉觉人,慎毋河汉吾言,以常见虚文自蔽也。
  3. 造句 虚竹,你速速回寺,向方丈禀报,本寺来日大难,务当加意戒备。
  4. 造句 来日大难,口燥唇干,今日相乐,皆当喜欢。
  5. 造句 在韩苏州的‘来日大难掌’下,毕命的奴隶更多,‘皎皎明月,皇皇列星,严霜惨凄,飞雪覆庭。
  6. 造句 现在好歹是挺过了那么一段时间,一想到来日大难将近,朱慈烺就玩了命的锻炼。
  7. 造句 来日大难,多少中国人还浑浑噩噩、懵然无知。
  8. 造句 之际,望你们四人刻苦用功,不负众望,好好利用这次上帝都角逐圣剑士的机会,砥砺苦修,务必在短短数日之内使自己在武道上的修为有更精进的突破,以应备帝国来日大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