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chǔ
  • jiù
  • jiāo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chǔ jiù jiāo

成语解释:指不计贫贱的交谊。

成语出处:《后汉书 吴祐传》:“公沙穆来游太学,无资粮,乃变服客佣,为祐赁舂。祐与语大惊,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;指不计贫贱的友谊

繁体字形:杵臼交

英文翻译:friendship between persons regardless of their different economic situations

杵臼交的意思

杵:1.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,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:杵臼。砧杵。2.用杵捣:杵药。3.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:用手指头杵了他一下。拿棍子往里杵一杵。

臼:1.舂米的器具,用石头制成,样子像盆:石臼。2.形状像臼的:臼齿。

交:1.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:交活。交税。交公粮。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。2.到(某一时辰或季节):交子时。明天就交冬至了。交九的天气。3.连接;交叉:交界。两直线交于一点。4.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:春夏之交。太行山在河北、山西两省之交。5.结交;交往:交朋友。建交。6.友谊;交情:绝交。一面之交。7.(人)性交;(动植物)交配:交媾。杂交。8.互相:交换。交流。交易。交谈。9.一齐;同时(发生):交加。交迫。交集。10.姓。11.同“”(jiāo)。

成语评论

哎,说到“杵臼交”这个成语,可能有人要挠头了——这词儿听着像不像古代农具大集会?你别说,这还真跟农具有点关系!先来掰扯掰扯它的来历。据说东汉时期有个穷书生叫公沙穆,为了求学跑到春米的杵臼作坊打工,结果在那儿遇到了慧眼识珠的吴祐。吴祐没嫌弃他的出身,俩人直接成了铁哥们,这就是“杵臼交”的出处,说白了就是不分贵贱的深厚交情。

那这成语咋用呢?比方说张三刚入职时帮李四修过打印机,后来李四当上副总照样跟他撸串,这时候就能说:“他俩可是杵臼交,职位高低压根不影响感情。”你瞧,这用法是不是特别接地气?关键点就在于交情超越了身份差异。

有人可能要问:现在这年头还有杵臼交吗?其实还真不少见!记得去年快递小哥救下晕倒的白领姑娘那新闻吗?后来姑娘全家跟小哥认了干亲,逢年过节都走动。这种跨越职业鸿沟的情谊,可不就是现代版杵臼交?说实话,越是功利的社会,这种纯粹的交情越显得金贵。

不过话说回来,杵臼交可不等于随便交朋友。咱们小区王大爷总爱说:“杵臼交得杵对臼,三观不合硬凑要崴脚。”这话糙理不糙,交情要长久,光有身份差异不算事儿,关键还得看为人处世是不是合拍。

依我看啊,现在年轻人搞社交动不动先看学历、收入、车房,反而容易错过真朋友。去年我参加户外俱乐部,跟个开修车厂的大哥混熟了,人家教我修车技术,我帮他搞新媒体宣传,这种各取所长又互相尊重的相处模式,不比那些酒肉朋友强百倍?所以说,杵臼交的精髓不在贫富差距,而在真心换真心。

话说回来,现在刷短视频动不动就“人脉即钱脉”,搞得交朋友跟做买卖似的。要我说啊,与其整天算计着认识“有用”的人,不如学学古人那份纯粹。毕竟杵臼能舂米,真情能暖心,这才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人情智慧嘛!

"杵臼交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