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chǔ jiù zhī jiāo
成语解释:杵:舂米的木棒;臼:石臼。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。
成语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吴祐传》:“公沙穆来游太学,无资粮,乃变服客佣,为祐赁舂。祐与语大惊,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偏正式;作宾语;指不计贫贱的友谊
繁体字形:杵臼之交
英文翻译:true friendship
杵:1.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,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:杵臼。砧杵。2.用杵捣:杵药。3.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:用手指头杵了他一下。拿棍子往里杵一杵。
臼:1.舂米的器具,用石头制成,样子像盆:石臼。2.形状像臼的:臼齿。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交:1.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:交活。交税。交公粮。把任务交给我们这个组吧。2.到(某一时辰或季节):交子时。明天就交冬至了。交九的天气。3.连接;交叉:交界。两直线交于一点。4.相连接的时间或地方:春夏之交。太行山在河北、山西两省之交。5.结交;交往:交朋友。建交。6.友谊;交情:绝交。一面之交。7.(人)性交;(动植物)交配:交媾。杂交。8.互相:交换。交流。交易。交谈。9.一齐;同时(发生):交加。交迫。交集。10.姓。11.同“跤”(jiāo)。
哎,说到“杵臼之交”,你可能会挠头想:“这词儿到底啥意思啊?”别急,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说。这成语讲的是东汉时期穷书生公孙杵臼和富人程婴的生死交情,后来就用来形容那些不计较身份地位的真朋友。比如说:“老王虽然是个卖煎饼的,老张是个大学教授,但他俩天天一块下棋,真是现代版的杵臼之交啊!”
等等,为啥古人非要拿“杵臼”这种舂米工具当典故呢?说白了,这就是在强调交朋友得像杵和臼配合干活一样——你出力我兜底,互相补位才长久。就像现在年轻人组队打游戏,管你是学生还是上班族,能配合推塔的就是好队友,这不就是杵臼之交的精髓嘛?
有人可能要问:“现在都21世纪了,这老掉牙的成语还有啥用?”嘿,你还别说!你看那些创业团队里,海归精英和地摊起家的老板称兄道弟,不正是杵臼之交的活例子?关键就在于“交心不交利”,就像《水浒传》里林冲和鲁智深,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,一个看菜园子的和尚,照样能喝成生死弟兄。
要我说啊,现在人总爱把“人脉”挂嘴边,其实最宝贵的就是这种“杵臼式”的交情。你想想,当你失业时肯借你钱的朋友,和酒桌上吹牛说要给你介绍工作的哥们,哪个更实在?说白了,真朋友就像老棉袄——看着不咋时髦,关键时候最保暖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,现代社会讲究效率,要维持杵臼之交确实得花心思。就像我邻居张阿姨,她跟收废品的老李头成了忘年交,每周三雷打不动给人送热乎饺子。要我说,这种跨越阶层的温暖,才是钢筋水泥城市里最稀缺的人情味。下次见着外卖小哥或者保洁阿姨,不妨多唠两句嗑,保不齐就能结段杵臼缘呢?
说到底啊,交朋友这事儿就跟种庄稼似的——别总盯着地里长的是水稻还是稗草,关键得看能不能经得起风吹雨打。管他杵臼还是金樽,能陪你走过人生沟坎的,那才是真家伙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