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guǒ chū suǒ liào
成语解释:果:果真,诚然。指对事物的发展变化判断准确,果真和预料一致
成语出处:
是否常用:常用成语
成语词性:作分句;用于口语
繁体字形:果出所料
英文翻译:The fruit comes out as expected
果:1.某些植物花落后含有种子的部分:果实。果品。果木。结果(a.结出果实;b.事情的结局或成效)。2.结局,与“因”相对:因果。成果。3.坚决:果决。果断。4.确实,真的:果真。如果。5.充实,饱足:果腹。6.姓。
出:1.从里面到外面(跟“进、入”相对):出来。出去。出门。出国。出院。2.来到:出席。出场。3.超出:出轨。出界。不出三年。4.往外拿:出钱。出布告。出题目。出主意。5.出产;产生:出煤。出木材。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。6.发生:出问题。这事儿出在1962年。7.出版: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。8.发出;发泄:出芽儿。出汗。出天花。出气。9.引文、典故等见于某处:语出《老子》。10.显露:出名。出面。出头。出洋相。11.显得量多:机米做饭出饭。这面蒸馒头出数儿。12.支出:出纳。量入为出。13.跟“往”连用,表示向外:散会了,大家往出走。14.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,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:三出戏。15.趋向动词。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、显露或完成:看得出。看不出。拿出一张纸。跑出大门。看出问题。做出成绩。
所:1.处所:场所。住所。各得其所。2.明代驻兵的地点,大的叫千户所,小的叫百户所(后来只用于地名):海阳所(在山东)。前所(在浙江)。后所(在山西)。沙后所(在辽宁)。3.用作机关或其他办事地方的名称:研究所。派出所。诊疗所。指挥所。招待所。4.a)用于房屋:这所房子。b)用于学校等:一所医院。两所学校。5.姓。6.跟“为”或“被”合用,表示被动:为人所笑。看问题片面,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。7.用在做定语的主谓结构的动词前面,表示中心词是受事:我所认识的人。大家所提的意见。8.用在“是…的”中的名词、代词和动词之间,强调施事和动作的关系:全国的形势,是同志们所关心的。9.用在动词前面,跟动词构成体词结构:各尽所能。闻所未闻。
料:1.照看;管理:照料。料理。2.材料;原料:木料。燃料。布料。加料。备料。资料。他就是这么块料。3.喂牲口用的谷物:草料。料豆儿。多给牲口加点料。4.用于中医配制丸药,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:配一料药。5.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,两端截面是一平方尺,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。
生活中总有些事让人忍不住感叹:“这结果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样!”比如精心策划的旅行突遇暴雨,本以为是场灾难,却意外发现雨中漫步别有风味——这种“果出所料”的经历,其实藏着有趣的生活智慧。
有人可能会问:为什么现实常和预判背道而驰?举个职场例子:某公司花重金打造的营销方案反响平平,反倒是实习生随手拍的办公室日常在社交平台爆火。这里的关键在于,人的认知存在天然的“思维盲区”,就像站在灯光下必然产生影子,我们很难完全预测所有变量。
我自己在创业时就深有体会。曾耗费三个月研发的智能水杯无人问津,后来把传感器技术转用于宠物喂食器却意外打开新市场。这个教训让我明白,与其执着于控制结果,不如保持开放心态。就像农民播种时会准备多种作物,既种耐旱的高粱,也栽喜湿的水稻,收成时自然有更多选择。
遇到计划外结果时该如何应对?看看科技发展史就知道答案。电话最初被当作改进电报的工具,社交软件最早设计成办公通讯系统,这些“跑偏”的创新反而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。关键要学会像冲浪者那样,不是对抗海浪,而是借力转向。
最近观察到个有趣现象:家长为孩子报的天价培训班收效甚微,孩子自己捣鼓短视频却练就了剪辑、编剧、数据分析等综合能力。这恰好印证了“有心栽花花不开”的古训。或许人生就像开盲盒,真正精彩的章节往往写在预设剧本之外。
面对不可预知的结果,有人焦虑,有人惊喜。我倒觉得这恰是世界的可爱之处——如果所有结局都能预料,生活岂不成了按部就班的流水线作业?保持三分好奇,留七分应变余地,或许才是与不确定性共处的最佳姿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