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yáng
  • zhī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kū yáng zhī tí

成语解释:枯:枯槁;稊:植物的嫩芽。枯萎的杨树又长出了芽。比喻老夫娶少妻

成语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14卷:“余自伤年老,不欲为枯杨之稊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;比喻老夫娶少妻

繁体字形:枯楊之稊

英文翻译:Withered poplar

枯杨之稊的意思

枯:1.(植物等)失去水分:枯萎。枯槁。枯草。枯骨。2.(井、河流等)变得没有水:枯井。海枯石烂。3.肌肉干瘪:枯瘦。4.没有生趣;枯燥:枯坐。5.芝麻、大豆、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:菜枯。茶枯。麻枯。6.姓。

杨:杨树,落叶乔木。种类很多,有山杨、毛白杨、小叶杨等多种,多为速生用材树。木材供建筑、造纸等用。

之:1.往:由京之沪。君将何之?2.人称代词。代替人或事物(限于做宾语):求之不得。取之不尽。操之过急。言之成理。取而代之。有过之无不及。反其道而行之。3.人称代词。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不觉手之舞之,足之蹈之。4.指示代词。这;那:之二虫。之子于钓。5.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组成偏正词组。a)表示领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钟鼓之声。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。b)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:光荣之家。无价之宝。缓兵之计。千里之外。意料之中。十分之九。6.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它的独立性,使变成偏正结构:中国之大。战斗之激烈。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如因势利导,则如水之就下,极为自然。

稊:一种形状似稗的野草,果实像小米。

成语评论

枯杨之稊”这个成语出自《周易》,字面意思是“枯老的杨树长出新芽”,常用来比喻看似衰败的事物重新焕发生机。比如我们可以造这样一个句子:“这家濒临倒闭的老字号品牌,通过创新产品设计,竟然像枯杨之稊般赢得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。”

为什么枯树还能发芽?这其实体现了自然界强大的生命力。就像沙漠中的胡杨树,即使主干干枯,只要根系触到水源,依然能抽出嫩枝。这提醒我们:表面的困境未必代表终结,关键要找到突破的支点。

举个生活中的例子:一位50岁的程序员被裁员后,通过自学转型成为AI培训师。有人问他:“年龄不会成为障碍吗?”他回答:“枯杨之稊靠的是适应力。我积累的行业经验,配上新技术思维,反而形成了独特优势。”这种案例打破了对“老去”的刻板定义。

传统文化如何照进现实?我在博物馆看到明代青花瓷纹样被用在新款手机外壳上时,突然理解了“枯杨之稊”的现代价值。旧元素通过新载体重生,就像古树新芽,既保留文化基因,又满足当代审美。

有人可能会问:“这种‘复苏’是偶然还是必然?”观察商业史会发现,柯达胶卷的衰落与富士胶片的成功转型形成鲜明对比。核心差异在于:前者固执于枯木形态,后者主动培育新芽。这说明“焕发新生”需要主观能动性与客观机遇的结合。

最后想分享一个观点:我们不必害怕事物的“枯杨”阶段。就像季节轮回中的落叶乔木,暂时的凋零是为下一次生长积蓄能量。重要的是保持开放心态,像杨树根系般主动寻找滋养,等待属于你的那场“春雨”到来。

"枯杨之稊"的相关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