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xiāo cháng lù lù
成语解释:枵:空虚;辘辘:车行的声音。肚子里饿得辘辘响。形容非常饥饿
成语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西湖主》:“相与曝衣石上,近午始燥可着。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
是否常用:
成语词性: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饥饿时
繁体字形:枵腸轆轆
英文翻译:Gall and rumble
枵:1.空虚:枵腹从公(饿着肚子办理公务)。2.纺织品稀而薄:枵薄。
肠:1.消化器官的一部分,形状像管子,上端连胃,下端通肛门。分为小肠、大肠两部分,起消化和吸收作用。通称肠子。2.心思;情怀:愁肠。衷肠。3.在肠衣里塞进肉、淀粉等制成的食品:香肠。鱼肠。腊肠。
辘:见下。
辘:见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