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拼音:liǔ àn huā míng yòu yī cūn
成语解释:原形容前村的美好春光,后借喻突然出现新的好形势。
成语出处:宋 陆游《游山西村》诗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成语词性: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转机时
繁体字形:桺暗蘤明又一邨
英文翻译:Another village
柳:1.落叶乔木或灌木。种类很多。有垂柳、旱柳、杞柳等。叶狭长,种子有毛。枝条柔韧,可供编织。2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暗:1.光线不足;黑暗(跟“明”相对,下同):太阳落山了,天色渐渐暗下来。2.隐藏不露的;秘密的:暗号。明人不做暗事。3.糊涂;不明白:暗昧。兼听则明,偏信则暗。4.(颜色)浓重,不鲜明:暗紫。暗绿。
花:1.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,由花瓣、花萼、花托、花蕊组成,有各种颜色,有的长得很艳丽,有香味:一朵花儿。2.可供观赏的植物:花木。花盆儿。花儿匠。种花儿。3.(花儿)形状像花朵的东西:灯花儿。火花。雪花儿。4.烟火的一种,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,在夜间燃放,能喷出许多火花,供人观赏:花炮。礼花。放花。5.花纹:白地蓝花儿。这被面花儿太密。6.颜色或种类错杂的:花白。花猫。花花绿绿。7.(眼睛)模糊迷乱:眼花。昏花。8.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:袖子都磨花了。9.用来迷惑人的;不真实或不真诚的:花招儿。花账。花言巧语。10.姓。11.用;耗费:花费。花钱。花时间。该花的花,该省的省。
明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对):明月。天明。灯火通明。2.明白;清楚:问明。讲明。分明。去向不明。3.公开;显露在外;不隐蔽(跟“暗”相对):明说。明令。明沟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4.眼力好;眼光正确;对事物现象看得清:聪明。英明。精明强干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5.光明:弃暗投明。明人不做暗事。6.视觉:双目失明。7.懂得;了解:深明大义。不明利害。8.表明;显示:开宗明义。赋诗明志。9.明明:你明知道他不会,干吗还要为难他呀?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明天。明晨。明年。明春。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乐年间迁都北京。12.姓。
又:1.表示重复或继续:他拿着这封信看了又看。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,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。2.表示几种情况或性质同时存在。a)单用: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,又是反封建的运动。b)连用:又快又好。又香又脆。3.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:冬季日短,又是阴天,夜色早已笼罩了整个市镇。4.表示在某个范围之外有所补充:生活费之外,又发给五十块钱做零用。5.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:一又二分之一。6.表示有矛盾的两件事情(多叠用):她又想去,又想不去,拿不定主意。7.表示转折,有“可是”的意思:刚才有个事儿要问你,这会儿又想不起来了。8.用在否定句或反问句里,加强语气:我又不是客人,你就不用客气了。这点小事又费得了多大工夫?
一:1.最小的正整数。见〖数字〗。2.表示同一:咱们是一家人。你们一路走。这不是一码事。3.表示另一:番茄一名西红柿。4.表示整个;全:一冬。一生。一路平安。一屋子人。一身的汗。5.表示专一:一心一意。6.表示动作是一次,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,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一歇。笑一笑。让我闻一闻。b)用在动词之后,动量词之前:笑一声。看一眼。让我们商量一下。7.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,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动作结果):一跳跳了过去。一脚把它踢开。他在旁边一站,再也不说什么。8.与“就”配合,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发生:一请就来。一说就明白了。9.一旦;一经:一失足成千古恨。10.“一”字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阴平,如“十一、一一得一”,在去声字前念阳平,如“一半、一共”,在阴平、阳平、上声字前念去声,如“一天、一年、一点”。本词典为简便起见,条目中的“一”字,都注阴平。11.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,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的“”。见〖工尺〗。
村:1.村庄,农民聚居的地方。也泛指小的居住区:乡村。工人新村。2.具有特定功能的住宿、娱乐与活动处所:度假村。亚运村。3.粗俗:村野。
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这个词,听起来像不像在爬山时突然看到一片开阔的风景?比如老张的装修公司去年被客户拖欠工程款,眼看资金链要断,他试着用短视频拍工地实况,结果意外接到二十多个新订单。这时候用“柳暗花明又一村”形容再合适不过——你以为走到死胡同,拐个弯居然有惊喜。
有人问:这成语只能用在事业上吗?当然不是。隔壁李姐考了三次公务员都没上岸,第四次转考教师资格证,现在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生物老师。生活有时候就像玩拼图,这块拼不上就换个角度试试,说不定更合适。
最近常听年轻人说“躺平”,我倒觉得这个词更像生活给的缓冲带。去年我写书被三家出版社退稿,改成有声读物在平台播放量破百万。你看,有时候所谓的失败,不过是给你递了张新地图。
为什么这个成语能流传七百年?大概因为它藏着中国人的生存智慧。就像台风过境后,被吹断的榕树枝条反而能扦插成新苗。这种“绝处逢生”的韧性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反而更珍贵——你永远不知道下个流量风口藏在哪个转角。
有个有趣的现象:用这个成语最多的人往往是创业者。他们常说“触底反弹”,其实和“柳暗花明”异曲同工。就像我认识的咖啡馆老板,疫情期间外卖生意惨淡,改成宠物主题店后,现在每天要接待五十多只狗狗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走夜路,最黑的那段过后,月光反而更亮。
说到底,这个词不是在说运气,而是提醒我们保持开放心态。就像导航重新规划路线时,总会有条你没注意的小路能到目的地。下次遇到卡壳的事,不妨深呼吸告诉自己:转角可能有惊喜正在派送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