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huā
  • míng
  • liǔ
  • mèi

基本信息

成语拼音:huā míng liǔ mèi

成语解释:形容春天绿柳成荫、繁花似锦的景象。

成语出处: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遇着花明柳媚的时节,把一乘年车载了母亲,他便戴了高帽……在乡村镇上以及湖边,到处玩耍。”

是否常用:一般成语

成语词性:作定语;用于春天

繁体字形:蘤明桺媚

英文翻译:joyful spring scene

花明柳媚的意思

花:1.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,由花瓣、花萼、花托、花蕊组成,有各种颜色,有的长得很艳丽,有香味:一朵花儿。2.可供观赏的植物:花木。花盆儿。花儿匠。种花儿。3.(花儿)形状像花朵的东西:灯花儿。火花。雪花儿。4.烟火的一种,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,在夜间燃放,能喷出许多火花,供人观赏:花炮。礼花。放花。5.花纹:白地蓝花儿。这被面花儿太密。6.颜色或种类错杂的:花白。花猫。花花绿绿。7.(眼睛)模糊迷乱:眼花。昏花。8.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:袖子都磨花了。9.用来迷惑人的;不真实或不真诚的:花招儿。花账。花言巧语。10.姓。11.用;耗费:花费。花钱。花时间。该花的花,该省的省。

明:1.明亮(跟“暗”相对):明月。天明。灯火通明。2.明白;清楚:问明。讲明。分明。去向不明。3.公开;显露在外;不隐蔽(跟“暗”相对):明说。明令。明沟。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4.眼力好;眼光正确;对事物现象看得清:聪明。英明。精明强干。耳聪目明。眼明手快。5.光明:弃暗投明。明人不做暗事。6.视觉:双目失明。7.懂得;了解:深明大义。不明利害。8.表明;显示:开宗明义。赋诗明志。9.明明:你明知道他不会,干吗还要为难他呀?10.次于今年、今天的:明天。明晨。明年。明春。11.朝代,公元1368—1644,朱元璋所建。先定都南京,永乐年间迁都北京。12.姓。

柳:1.落叶乔木或灌木。种类很多。有垂柳、旱柳、杞柳等。叶狭长,种子有毛。枝条柔韧,可供编织。2.星名。二十八宿之一。

媚:1.美好;可爱:妩媚。春光明媚。2.巴结;讨好:谄媚。

成语评论

花明柳媚”这个成语,字面意思是花儿鲜艳、柳枝柔美,常用来形容春日风光或充满生机的场景。比如一位游客在公园散步时感叹:“昨天还阴雨绵绵,今天突然放晴,湖边的花明柳媚,让人心情都跟着亮堂起来。”这种对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,也暗含“困境后迎来希望”的积极含义。

有人可能会问:这个成语只能在写风景时用吗?其实不然。比如公司经历了半年的业务低迷,最近终于签下大单,同事在会议上开玩笑:“咱们这算不算‘花明柳媚又一村’?”大家听完都会心一笑——这里用自然景象比喻事业转折,既生动又符合中文里借物抒情的习惯。

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来自中学生作文:“摸底考试失利后,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。直到妈妈推开窗,指着楼下的樱花树说:‘别盯着错题本了,看看外头的花明柳媚吧’。那一瞬间忽然明白,生活不会永远停留在冬天。”这里将自然景物与心理状态结合,比直接说教更有感染力。

或许有人好奇:古人为什么选花和柳来组合成语?个人认为,柳树随风摇曳的柔韧,与花卉绽放的绚丽形成动静结合的美感。就像我们在生活中,既需要坚定的目标(如花之明艳),也需要适应变化的智慧(如柳之柔媚),这个组合意外地蕴含着处世哲学。

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,“花明柳媚”的使用场景其实在扩展。朋友圈里有人发九宫格照片配文:“加班一个月换来的年假,终于等到这片花明柳媚”。这种表达既保留了传统意象,又融入了当代人对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追求,说明经典成语完全能跟上时代脉搏。

下次当你走过街心花园,或是看到阳台上新开的花,不妨试着用“花明柳媚”来描述眼前景象。语言就像一面镜子,当我们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,这份观察力本身就会让平凡的日子变得更明亮鲜活。